原果纯浸泡,梅见再一次引领行业,全面升级东方风味青梅酒

来源:东方网    2024-04-29 14:45
来源: 东方网
2024-04-29 14: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正宗的青梅酒,始于浸泡。

青梅以美酒相浸,既可因酒精作用,让梅果质地变软、疏松,稍加处理,就成为一道美食——“醉梅”,同时,酒液因青梅的融入,即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梅果饮品——青梅酒。

研究也表示,浸泡型青梅酒中主要香气物质,有乙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苯甲醛、苯甲酸乙酯等,其中苯甲醛是青梅果中特有的果香物质,其含量显著高于发酵型青梅酒。原因在于,浸泡性青梅酒没有微生物的参与,青梅本身所含有酸、酯等呈香物质,不会因微生物代谢而“破坏”,在基酒加入后,一下即刻锁鲜。

浸泡型青梅酒的“绝妙”之处,还在于灵活地实现风味变化。浸泡工艺,是一种“统统拿来,来者不拒”的形式,任何有色、有香、有味的食材均能融合一处,这就为风味青梅酒的创新,增添了无限可能。

刚刚上市的梅见“原果原酿”系列新品,就向人们展现了这种无限可能:以10种中国原生古早青梅为原料、多梅混酿、以2年陈手工单一高粱酒为基酒,整个酿造过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并以最能容纳青梅酸性的容器——陶坛陈化一年以上。这样原果纯浸泡,低温缓慢萃取梅香的酒体,果香明亮,酸味入魂,最正宗地呈现了青梅酒的风味。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每种,梅见团队跋山涉水,深入青梅产区,进行1700余次风味测试,从近200种梅种中,甄选出中国十大原生青梅,同时完成了四川大邑、广东普宁、福建诏安和云南洱源四大青梅基地的布局。

为了保证青梅最好的风味,每一颗青梅都需要手工采摘,避免表皮破损;从采摘到制酒,每一颗青梅都要经历6次精细到毫米的人工筛选。

最后,这些8成熟的新鲜青梅被倒进装有二年陈高粱酒的陶坛里,再加入古法黄冰糖,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经过搅拌,最后封坛陈放。

梅见所使用的基酒,是重庆江津一带的二年陈手工单一高粱酒,这种酒品类味道相对自然、清雅,不会喧宾夺主盖果香,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粮香、芳草香、花果香,穿插在梅果香中,可形成良好层次感,且“底味”弱,果味强,又起到了衬托效果。

浸泡型青梅酒在储酒也非常关键。青梅经过基酒的浸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要想青梅果香与基酒本具有的香气充分协调,还需要漫长的储酒过程,稍微急功近利,便可让酒体的果香分离感十分明显。所以,每一瓶梅见青梅酒,要经过365天的陈酿期。

在漫长的陈化过程中,青梅会缓缓干瘪,褪去青涩,溢出饱满酸甜的梅汁,一瓶东方风味的梅见青梅酒在时间的浸润下,缓慢成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