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炳光 杨宇煌
青梅是诏安县的“烫金名片”。
现在,在诏安,很多人都知道政府提倡青梅要人工采摘。
其实,早在2021年,一家来自重庆的企业梅见青梅酒,就要求诏安的收购商让果农人工采摘,而仅隔1年时间,政府就出台政策,倡导告别竹竿敲梅,提高优果率。
如今,这家企业成为新酒饮赛道冲出的首个10亿级品牌,成为当下消费者对青梅酒的首要印象和产品认知。
而这个告别竹竿采摘的由来,鲜为人知。
4月12日,2024年度诏安县青梅在官陂镇光坪村青梅产业园宣布开采。
工人装运青梅,将发往重庆
4月27日,最后一车15米长的货车满载青梅连夜驶离诏安县的太平镇,这是最后一车梅见采购的诏安青梅,30个小时后这批青梅将抵达梅见位于重庆的酿酒厂!
这个采摘季,梅见一共在诏安收购了1000吨的青竹品种的青梅。送走了车,负责梅见青梅采购的许拱泰所面临的最忙碌的收购季节也就结束了。
诏安青竹梅
诏安是中国青梅之乡,青梅种植始于明朝。
当地青梅以果大、皮簿、肉厚、汁多、核小、酸度高、含硒元素而驰名中外。
目前诏安全县青梅种植面积13.3万亩,年平均总产量10.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68亿元,创下青梅种植面积、总产量、青梅制品出口量等多项全国前列,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青梅主产区。
2020春节,许拱泰回乡创业,开始参与管理父亲创办的诏安县金三源食品有限公司。
许拱泰在太平镇一共有9个的收购点,一年需要收购3000吨的青梅总量,与5000吨的青梅初加工品。
测量青梅果径
每个收购点有两组人员,每组2人,专门挑选果农送来的青梅,她们将整筐的青梅倒在一块平铺的袋子上,细心将熟透的、裂果、伤果、树叶等杂质挑出,挑出的青梅要求果径在2.6CM大小,这样每斤的青梅标准果收购价可以达到1.7元,品质更高的青梅收购价格则达到了3元以上。
近年来,诏安县积极推广青梅种植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推进青梅老果园、低产果园的改造升级;积极开展青梅鲜果稳产保价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扶持青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诏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硒望田园”-青梅产业发展扶持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诏安红星青梅”于2020年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认证,2021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程。
在2021年全国春季糖酒会期间,诏安县委、县政府举办了“中国海峡硒都福建诏安青梅推介会”,邀请各地采购商到诏安参观考察。同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梅见确定在诏安建立青梅种植基地。
原来,经过考察,除了诏安青梅的质量,梅见对诏安的青梅配套企业的发展也非常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诏安青梅就已经出口东南亚,诏安在青梅加工技术以及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一些工厂非常齐全。
机缘巧合,2021年许拱泰结识了梅见,开始为梅见在诏安寻找适合用来酿酒的青梅品种。
梅见在诏安采收青梅
梅见“原果原酿”产品
许拱泰介绍,当时梅见对青梅的要求很严格,果农不能用竹竿敲打,必须采用人工采摘。而当时诏安已经习惯的采摘方式就是竹竿敲打摘梅。手工采摘青梅的优果率可达80%左右,用竹竿打落的青梅果容易带伤裂口,更易被杂菌感染和氧化,如果用它们酿酒,会糟蹋一整坛酒的口感。除了初步的采摘挑选,梅果被运送到酿造酒厂之后,还要经过6次严格的人工挑选,淘汰掉果径不足32mm、成熟度低于90%的青梅,留存下来的才能进入最终的原果浸泡环节。
果农手工采摘青梅
为了改变果农的观念,许拱泰利用家里布局的采购点,与熟识的果农合作,以高于正常收购价四五毛的价格开始采购青梅,看到能增加收入,慢慢有果农开始跟进。
近两年,诏安县政府也开始倡导梅农收起竹竿采用手工采摘,对青梅鲜果进行分级处理,并真金白银投入,要求收购企业对手工采摘的青梅标准果进行不低于1.7元保价收购,以达到稳产保价,确保梅农增收、梅企增效。诏安县长黄庆华提出,要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采用手工采摘方式,让品优价好的青梅成为新常态。
政府的倡导和梅见对产品要求不谋而合。
从诏安到重庆,再到法国,诏安青梅酿造的梅见青梅酒亮相法国卢浮宫
梅见对诏安青梅产业的助推效果也带来了当地对青梅技术发展的重视。
2022年,青梅科技小院入驻诏安,小院专家、科普志愿者在太平镇、官陂镇、霞葛镇、红星乡等青梅主产区进行技术培训,将生物菌肥、酸性土壤改良剂和生草栽培、绿肥间套种、果树矮化修剪等青梅栽培技术在全县推广开来,让青梅产业有了科技力量加持。
“经过科学管理,青梅品质会更好,价格也会更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许拱泰说道。
今年青梅个头比较大,产量增收,科下村青梅种植面积在一千亩左右。
光坪村青梅种植4000多亩,今年产量可达四千吨,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22年,以11052吨位居收购量最大的诏安荣祺食品有限公司获得了200万的奖金,金三源那年的收购量是669吨,获得5万元奖励,镇村服务奖:太平镇人民政府奖金20万元,红星乡人民政府奖金10万元,官陂镇、霞葛镇人民政府分别获得5万元奖金。2023年诏安县政府稳产保价的金额是不低于1.9元。
“现在在我们收购点所在的太平镇大多数果农采用手工采摘”,许拱泰说,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年梅见让自己推行的采摘方式,影响了整个产业,而政府的加持更让这个产业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