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清泉以创新驱动发展,多项污水处理技术国际领先

来源:东方网    2024-05-13 15:08
来源: 东方网
2024-05-13 15: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环保及水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驱动下,排水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市场潜力不断扩大。

作为我国给排水领域的领军企业,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清泉”)专注水处理领域28年,拥有相关专利71项,并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国家3A级信用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项荣誉,主导产品智能模块化水处理装备在全国给排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5.6%。

与企知道科创空间签约合作协议

近日,为了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深圳清泉与企知道科创空间达成合作,希望能够依托这一专业的科创管理大数据平台,提升研发数字化水平、紧跟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驱动,多项 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圳清泉成立于1995年,主营水处理工艺技术及其装备化、智能化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致力于为工业、市政、水产养殖等领域客户提供水处理解决方案及装备,是中国城市给排水行业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自成立以来,深圳清泉就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研发投入每年超过600万元(不低于营业收入的6%),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薛永祺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中南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公司还在薛永祺院士的支持指导下,于2018年正式成立深圳清泉院士(专家)工作站,且于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极大地促进了深圳清泉产品研发创新迭代和大型水处理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平台的开发进程。

深圳清泉公司

得益于在创新研发上的重视,深圳清泉自主研发了高效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上向流反硝化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及模块化装备等三项原创技术,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水处理过滤领域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还彻底解决了生物滤池易堵塞的问题,并且上向流反硝化滤池防堵塞技术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为解决现有污水处理厂邻避困境、污水资源化运行成本高、污水管网完善困难等系列问题,深圳清泉还研发出了ABM短时泥膜法技术,将现有城镇污水处理效率提高2倍以上、运维成本降低20%以上、污泥减量三分之一以上。

企知道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深圳清泉已取得二十五项发明专利、四十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十多项软件著作权,起草和主编了《上向流滤池设计规程》和《上向流反硝化滤池设计标准》两项行业标准,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等。

污水处理项目案例

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及市场转化能力,深圳清泉成功将多项技术成果转化为项目实践应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工业化水产养殖水处理、黑臭水体及初期雨水分散式处理等多个领域服务,业务遍布全国30余个省市,成功实施项目五百余例。公司还是业界的创新先锋,与中船重工、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长江三峡绿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业环保集团等一众知名企业成为合作伙伴,主导产品智能模块化水处理装备在全国给排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15.6%。

科创空间赋能,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给排水行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键领域,尤其在水务技术方面,更需要具备智能化、生态化和高效化。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脉搏,积极应对挑战,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成为深圳清泉的发展核心。

为了更好迎接这一发展机遇,深圳清泉携手企知道科创空间,秉持“绿色、环保、智能”的经营理念,通过“大数据+AI大模型”之力,优化企业研发管理体系,聚焦智慧水务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时洞悉市场行情及需求,挖掘出新的技术创新点,提高创新效率与品质,打造国内给排水领域的领军企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