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诸暨市荷花小学,传统的课后课堂正迎来一场创新变革,一批大模型技术赋能下的AI虚拟老师正式“上岗助阵”。学生们能与古今中外的“大咖”实时互动问答,比如与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一起制作机器人,和爱因斯坦共探宇宙奥秘,每一节兴趣课都化身一场奇妙探索之旅。
去年秋季学期以来,诸暨市全面启动“诸有优学”因材施教建设项目,进一步探索开展各具特色的科学实践活动以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把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
“金星的表面是什么?” “金星的表面非常热,就像烤箱一样,温度可以达到460摄氏度。它的表面有很多火山和山丘……”在“如何进行发明创新”的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围着虚拟老师提问。对于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虚拟老师总能及时、准确地给出答案,并以一种极富吸引力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孩子们的每一个疑问都像是点燃了好奇的火花,而虚拟老师的回应则像是添上了满满的干柴,让这些火花燃烧成熊熊烈火。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记忆和机械的重复,而是变成了一场场知识探索的冒险,每个孩子都是小小探险家,他们在虚拟老师的引领下,勇敢地踏上了求知的征途。
在见识到虚拟老师的博学多才后,孩子们好像也长出了想象力的翅膀,对于老师提出的“废纸能用来干什么”问题,充满了无限的新奇创意。有的想到了将废纸折叠成飞机和花朵,有的想到了利用废纸制作纸质玩具,还有的孩子想到了将其作为种子的培育介质,种植绿色植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还锻炼了他们突破常规思维的能力。
“虚拟老师不仅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们老师的得力助手,没想到自己也可以教好科技课。”授课老师顾天铧说,“以前我总担心万一孩子们提出一些涉及到我知识盲区的问题,答不上来该怎么办?现在有了虚拟老师的帮助,他们快速准确的回答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让我觉得非常安心,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据了解,这些虚拟老师不仅风格多元化、功能专门化,还可以适应各种教学场景。在科学课堂上,爱因斯坦带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了解前沿科技信息,领略科技的魅力。人文课程中,李白将携手学生深入诗词的世界,共同吟诵经典之作,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孔子是心理课程和德育课程的引导者和伙伴,帮助学生探索内心世界。美育课上,达芬奇将引导学生探索艺术之美,劳育课上,鲁班会指导实践技能……“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本事!这些虚拟老师各显神通,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并在其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学校副校长张琦介绍道。
诸暨市荷花小学校长孔垚丽指出,拥抱现代科技,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方法,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能学习知识,更能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创新和适应能力。虚心地从孩子们的反馈和成果出发,不断优化和升级教学手段,这所学校正以其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姿态,为培养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