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服务筑品牌,守正创新求共赢--国道310项目运营纪实

来源:东方网    2024-05-15 09:40
来源: 东方网
2024-05-15 09: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门峡市国道310南移新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国道310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23.5亿元,路线全长164.5公里,是国家“十一纵十一横”普通国道网规划内的一条主干路,也是“十三五”期间全国投资最大的普通干线公路项目。作为中建七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首个收费公路项目,于2022年2月全线正式收费运营,于2024年4月实现质的突破--全线日均收费额超百万元。国道310项目运营团队在崤函大地上以实际行动全面唱响了七局运营品牌……

守护平安通行环境,抓牢细节确保可靠

国道310项目运营里程长、路况复杂。为打造安心的通行环境,向往来司乘提供最好的驾乘体验,运营团队坚持落实恶劣天气预警演练、提前布置应急物资、高频次路况巡视及安全检查等措施30余项,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冬季防冰冻、春季路面大会战、夏季防汛、收费站及服务区能力提升等专项行动20余次,全力提升往来司乘通行效率,保障通行安全便捷。

2024年1月31日,三门峡市迎来入冬以来最大一次降雪,项目运营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大雪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投入各类除雪机械设备25辆,融雪剂240余吨,一线部门全员备勤备岗,以最快的速度恢复道路通行。安全高效的通行体验,快速免费的道路救援,让在310项目通行的司乘不禁连连赞叹“七局项目运营团队真中!”。

开拓运营创效思路,创新发展谋求突破

项目运营团队牢记公司重托,勇担运营创效重担,多措并举探索创效举措。围绕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提升,主动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导航公司对接,优化通行数据整理分析,包含路线推荐位次、对比显示项目收费优势等方面内容,为后续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增强道路知名度。

与属地政府合作,积极协助地方策划制定沿黄旅游、特色农业采摘、湿地露营、体育赛事等特色活动路线,最大限度发挥交通资源吸引力,擦亮区域旅游品牌,实现项目运营与地方政府“二次握手”,合作共赢。

打造“温情310”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口碑

项目运营团队创新打造“温情310”运营品牌,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便民服务台、志愿者医疗救助站等,在收费站、服务区开展24小时志愿服务,客服电话专人值守,推出优化道路运营服务功能措施50多项。免费为司乘人员发放便餐、药品、修车工具、防滑链、铁锨、棉被等应急物品6000多份,及时礼貌帮助解决1000多名司乘的困难和疑问,多样化的温情举措被往来司乘交口称赞。

2024年4月20日夜,大车司机李师傅夜间行车时不小心造成翻车事故。三门峡西收费站巡查副站长杨玄在值班时,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发生,立马组织人员对李师傅进行援助。收费员从收费站岗亭取出应急药品对李师傅受伤部位进行包扎止血,应急救援队、修车公司帮助李师傅做好车辆救援维修,收费站专人负责照看好李师傅车辆上的货物及物品,道路维修部门对事故地点损坏设施快速维修并调查是否需要增设警示标志。杨玄还给李师傅拿来了泡面、火腿肠等夜间简餐,邀请李师傅到他的办公室休息。李师傅看着收费站工作人员忙前忙后的样子,听着大家暖心的话语,激动地说“走了这么多的路,从来没见过这么暖心的服务”。

牢记服务民生宗旨,造福地方收获支持

国道310项目通车后,迅速成为豫西地区的新经济发展动脉,一次性解决了六个县(市、区)的“污染穿城”问题,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打造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出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同时大大加快了三门峡市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助力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让宜居、宜业的天鹅之城屹立于河南省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

国道310项目与连霍高速、新伊高速、呼北高速、运三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和241国道、209国道等多条国省干线公路邻接,共同搭建起豫西地区较为完善、高效的高等级公路交通体系,推动项目沿线各区县丰富的农产品如义马樱桃、渑池仰韶柿饼及仰韶大杏、陕州红梨及苹果、灵宝苹果及大枣等能够快速流通,沿线各区县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布局成效显著,让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新国道310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丰富了老百姓的物质文化供给。协助属地政府在项目沿线布局工业厂房、物流园区、产业聚集区,引进高品质企业进驻,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项目运营团队将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锻长板、补短板、育新板的有效路径,塑强“温情310”品牌,不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为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中建七局投资公司  张小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