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是商用车新能源转型最后的堡垒。”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将超过10%,到2030年会接近50%。”在行业专家看来,近两年正是纯电动重卡迎来拐点的关键时期。
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重卡距离公认的市场拐点已仅一步之遥。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142%,渗透率达8.1%,远超市场预期。这一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
一方面,随着市场培育和政策引导,客户对新能源重卡积累了运营经验,建立起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油电运营对比的经济性突出,特别是动力电池领域的突破,如远景动力等企业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能耗管理上的大幅升级,有效解决了电动重卡的痛点。同时,换电模式的推广与生态圈的建设,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友好的选择。
然而,要进一步提升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必须突破现有应用场景,向长途物流等不同场景升级。这关键在于产品力的提升,特别是电池技术的创新。例如拥有16年0电池事故纪录的远景动力,新一代重卡产品拥有行业领先的抗震设计和“潜水级”防水功能,在极端工况下也能正常运转,确保用户安全。
电池技术本身因其技术门槛、研发投入的要求更高,当前新能源重卡的电池并非都由主机厂自己开发,而是通过自身的产品需求选择合适伙伴共同合作来打造,这不仅能有效提升自身产品力,还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高效、安全和可靠。据了解,2023年12月,一汽解放已与远景动力成立合资公司,并在无锡落地智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
抓住区域市场机会也是新能源重卡市场突破的关键,如广西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已成为新能源重卡市场的新蓝海。
2024年4月8日,位于广西贺州的京能远景双碳物流电气化项目正式投运。首批100辆电动重卡为上汽红岩车身配套远景动力充换一体动力电池系统,主要用于替换矿山至冶炼的倒短运输场景,以后还将逐步拓展至港口运输、散货运输等多场景,项目预计将投入运营电动重卡2500辆。
未来,随着新能源重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远景动力等企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变革,推动新能源重卡向更广阔的市场领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