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系列活动——“小满之农耕文化”在龙泉驿举行

来源:东方网    2024-05-20 15:16
来源: 东方网
2024-05-20 15: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云端相聚,文化共融。为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扩大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力,5月18日“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系列活动之“小满之农耕文化”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都大学附属小学举行。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海外联谊会、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侨务和台湾事务办、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承办,成都大学附属小学、西班牙华夏文化学院、西班牙萨拉戈萨中国学校协办。

“‘小得盈满,方是圆满。’小满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在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正值小满之际,本次课程通过云端课堂搭建文化桥梁,从中国节气知识讲起,将国画基础知识、非遗手工项目贯穿其中,让两国学生在倾听中了解、在动手中感知,切身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人文风情,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传统文化课堂上,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冯迪与同学们一起探寻二十四节气之小满的文化知识,通过介绍小满节气的由来和意义,了解小满对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性。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一段小满习俗的视频介绍,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了古老的小满习俗“祭车神”,它代表了人们对水利灌溉的期望。接着,大家又通过吟诵小满古诗、演示手势舞蹈、制作水拓画等方式来展现小满文化,让同学们梦回千古。课程尾声,同学们还进行了“抢水游戏”,作为东道主,附小同学们向西班牙的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家乡龙泉驿十陵水系图及水系周围生长的各类植物,热情邀请西班牙的同学们深切感受传统节气小满的意蕴。

非遗草编课,由四川省成都市草编非遗传承人、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草编第二代非遗传承人李晓姣老师现场讲授。李晓姣从客家文化开启柏合草编历史讲起,历经近三百年的发展,柏合草编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演变成了传统的绝活。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感受草编魅力,李老师现场带领同学们用麦秆编织出一条条栩栩如生的小鱼、迷你草帽等,让西班牙的同学为之感叹,又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据悉,“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系列活动是成都向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扩大海外华文教育影响力的活动载体。课堂上,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让同学们沉浸其中,视频另一边不时传来同学们欣喜的掌声和笑声,为华裔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巴蜀风韵的窗口,真诚、友好、融洽的氛围贯穿课堂始终。(龙泉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