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举措”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有力阵地

来源:东方网    2024-05-20 16:04
来源: 东方网
2024-05-20 16: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小狗用怒族怎么说?”“归归”4月9日下午,云南省怒江市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的“云上乡愁农家书屋”内传出孩子们兴奋的回答。在图书种类齐全、摆放整齐的农家书屋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正带着村内的留守儿童和其他自愿参加活动的孩子一起学习传统怒语传承怒族文化,旁边还有前来借阅书籍的大人正在挑选心仪的书籍,整个书屋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云上乡愁农家书屋现有各类书籍1000余册,并配备阅读桌椅,不仅孩子们喜欢到这里来看看书,大人也经常在闲暇时来借阅农技、种植养殖类的书籍,大家都说书屋是大脑的‘充电站’。”托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和路华说道。

image.png

近年来,匹河怒族乡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模式,持续强化农家书屋软硬件措施,丰富农家书屋内涵,通过四举措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有力阵地。

加大理论宣讲阵地建设。 匹河怒族乡以农家书屋为载体,组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定期送活动下乡,以理论宣讲的形式开展主题阅读推广活动,激发各村(社区)群众的读书热情,同时,宣讲活动运用汉怒双语,志愿者将创新理论转换为群众能听懂的家常话,让宣讲知识真正让群众入耳、入脑、入心,达到了乡村农家小书屋,化身理论宣讲大课堂的效果。

拓展 为民 服务功能 提升。 匹河怒族乡坚持农村书屋“一室多用、便利群众、开放共享”的原则,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合共建,根据群众需求,放置经典名著、唐诗宋词、种植养殖技术、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书籍,吸引了众多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村民阅读。定期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为村民开展党的理论宣讲、健康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宣传、婚育新风、长者课堂等活动,并在传统节假日开展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文化惠民活动,满足群众日常文化娱乐需求,进一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强化 管理提升 服务水平。 匹河怒族乡9村1社区均建有农家书屋,并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做到开放时间公开且定时开放。同时,制定农家书屋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员职责,对图书、配备的设备设施等财产逐一登记,落实管理员责任,确保农家书屋管理财产不流失,保证农家书屋财产完好无损。乡文化站定期到农家书屋开展指导,对图书上架、分类、编码、登记等流程进行培训辅导,进一步提高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知识加油站和文化传播站。

加强服务 监督管理到位 乡宣传办不定时对各村(社区)农家书屋开展工作检查。普及非法出版物的危害,科普“扫黄打非”知识,同时,围绕农家书屋的基础设施建设、阅读氛围营造、图书管理制度、藏书量、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检查,并查看上架书籍、借阅登记台账。针对发现的问题,乡宣传办现场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并明确整改时限、整改人员,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保障良好的阅读环境。(罗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