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 智享视界 中国移动视联网个人家庭领域及家庭大模型正式发布

来源:东方网    2024-05-28 09:58
来源: 东方网
2024-05-28 09: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万物互联时代,多元数据接入集成、多元设备互联互通,云计算、AI、通信技术进一步跨域互通,更多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传统物联网架构遭遇技术瓶颈,中国移动以视频为基础,IoT为连接,打造移动视联网技术体系,支撑高速增长的视频、物联、AI需求。

2024年5月25日,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移动视联网发布会在福建福州顺利举行。会议以“AI赋能 智享视界”为主题,全面展现中国移动视联网战略布局,发布核心能力及重要成果,并邀请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探讨视频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以及成果应用。会上,中国移动视联网个人家庭领域及家庭大模型正式发布。

聚焦“五个一”,锤炼家庭领域特色能力

中国移动视联网积极建设“五个一”能力体系,中国移动智慧家庭(以下简称“中移智家”)发挥禀赋优势,锤炼个人家庭领域的特色能力,打造移动看家产品。

在“打磨1批拳头产品”方面,移动看家构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安防云存储集群,具备大规模、高活跃的用户群体,每日,摄像头产生的告警视频达到百亿级。

在“夯实1套平台底座”方面,移动看家将基于端到端100%自研的视联网系统,持续开展架构焕新,实现业务与承载分离、数据融通等工作,支撑更高效的业务发展。

在“建立1套AI应用体系”方面,中移智家将以家庭视联网大模型为驱动,以AI算力摄像头为载体,加速人机交互方式的颠覆式创新。

在“打造1张视频加速网”方面,移动看家的服务已经遍布31省节点,核心指标居于业界领先水平。端边云算力调度,以及云专网级联传输,都将有助于移动看家构建一张体验优质的视频加速网。

在“构筑1个生态圈”方面,中移智家已经发展了覆盖整机、芯片、模组、系统等多元生态,并将持续开展算法共建、终端创新、芯片共研,激发产业链价值共创的活力。

AI融合, 赋能 泛家庭四大场景

在个人家庭领域,中国移动视联网持续深耕,不断探索,以家庭场景为核心,逐步延展至商铺、社区、乡村场景,持续打造泛家庭场景化综合数字解决方案,满足泛家庭用户多样化的数智需求。

助力智慧家庭安防和亲情看护,AI+驱动服务升级,中国移动视联网打造出入通知、啼哭安抚、宠物出栏等13项AI事件提醒,以及“时光轨迹”一天精彩视频浓缩、“设备巡检”保障健康运行,“定时休眠”保护用户隐私等全场景AI应用。为超6000万用户提供老人陪伴、婴幼关爱、宠物照看、家门看护等服务,用视频连接每一份爱,让AI服务千家万户。

赋能中小微商铺经营管理,中国移动视联网助力超200万沿街商铺,聚焦零售、餐馆、美业三大细分行业,提供智慧经营、平安店铺、店铺监管等解决方案,用视频传递信息,助力商铺降本增效,让AI为商家经营注入新活力。

贯彻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移动视联网接入超16万个小区,为超3000万社区用户提供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网格化管理,让AI护航平安、智能、多彩社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移动视联网覆盖全国超41万个行政村,为超7000万村民及村委打造民生普惠、乡村善治、高效生产、安全保障等服务,让AI成就平安、健康、美丽乡村。

家庭大模型,从“看得见”到“看得懂”

AI时代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用户的需求复杂多样,创新永无止境。中移智家打造九天·视联网家庭大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场景物体识别和事件理解,实现从“看得清”向“看得懂”、从“自己看”向“帮你看”,打造一公里智慧生活圈。

九天·视联网家庭大模型可实时精准识别家庭场景常见目标,目前已支持生物、家电、家具、家居物品、交通工具等分类下50种目标识别,在多样化目标检测的基础上,赋予大模型理解与记忆能力,能够实现家庭场景下面向老人、小孩、宠物等家庭成员的20类事件理解,如:孩子做作业、宠物进食等,并可结合事件长期记忆能力为居家生活提供个性化建议,成为每个家庭的定制化生活管家,目前已经在“看家助理”上进行应用,可按照“小宝今天总体情况如何?”、“奶奶今天做了什么?”等具体指令进行家庭事件回顾,后续还将广泛应用于数字乡村、智慧社区和沿街商铺等泛家庭场景。

未来,中移智家将依托协同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中心(杭州)积极布局多领域的前沿研究,着力打通AI+视联网在个人家庭领域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以机器之眼洞察世间万物,以智慧之心传递人间温情,来守护每一个家、守护每一份美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