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密集发出年报问询函

6月11日-14日,北交所密集向7家公司发出年报问询函。今年以来,北交所已对36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年报开展问询。2023年,北交所针对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的问询数量为18家。

北交所密集发出年报问询函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4-06-17 07:2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4-06-17 07: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1日-14日,北交所密集向7家公司发出年报问询函。今年以来,北交所已对36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年报开展问询。2023年,北交所针对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的问询数量为18家。

北交所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专项行动,加强监管问询,强化年报监管、现场检查力度,大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关注持续经营能力

6月11日-14日,国航远洋、利尔达、驱动力、凯大催化、凯华材料、恒拓开源、安达科技分别收到北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至此,2023年年报被问询的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6家。

从问询函内容看,北交所主要关注上市公司毛利率和经营业绩、销售费用、应收账款、债务情况、存货、供应商信息、研发费用等多个方面,从多个维度追问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合理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例如,国航远洋2023年度综合毛利率为11.35%,较2022年度下降12.87个百分点,较2021年度下降19.19个百分点。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行业周期、运价指数、主要经营航线运力需求变动情况,分业务类别说明2023年度收入、毛利率变动的原因,收入、毛利率连续3年下滑的原因,是否会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利尔达2021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06亿元、25.78亿元、24.2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2.59%、17.40%、13.24%,连续两年下滑。其中,主营业务IC增值分销的毛利率分别为20.22%、14.30%、9.12%。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公司业务开展情况、采购及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IC增值分销业务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的原因,导致毛利率下滑的因素目前是否仍处于持续状态,是否存在业绩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凯大催化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1.67%,上年为4.95%,同比减少3.28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华东地区毛利率为-0.33%,同比减少5.29个百分点;国内其他区域毛利率为27.24%,同比增加21.85个百分点。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不同区域经营模式等因素,说明华东地区毛利率为负的原因;说明华东地区毛利率下降的同时,国内其他区域毛利率上升的合理性。

上市公司积极回应

截至目前,已经有25家公司披露了年报问询函的回复情况。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问询,让公司进行补充披露,有利于投资者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信息,以便作出更精准的投资决策。

此前,锦好医疗收到北交所发出的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就业绩下滑、毛利率反而上升,以及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等问题作出说明。

6月12日,锦好医疗在回复年报问询函时称,2023年毛利率上升主要因为数字机里芯片的单位成本下降,汇率波动也是毛利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2023年,锦好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减少10.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3.99万元,同比减少70.87%。2023年,锦好医疗的助听器收入占营收的92.08%。公司助听器产品分为模拟机和数字机。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锦好医疗称,2023年公司收入下滑,主要因为产品结构调整,模拟机收入下降,数字机收入增长尚未补齐模拟机下降缺口。此外,对于2024年一季度收入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上年同期美国OTC政策推出刺激了消费市场,客户备货增加导致产品收入增加。2024年以来市场趋于平稳,OTC政策对于终端消费的刺激作用不再明显。

昆工科技5月24日收到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主营业务开展情况、行业需求变化、产品毛利率变动等说明本期净利润大幅下滑且为负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6月7日回复称,受下游终端冶炼项目建设情况以及下游客户电解装置采购周期影响,公司销售小幅下滑。同时,公司加大储能电池新业务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推广,且政府补助减少,导致2023年度净利润由盈转亏。未来,随着公司铅炭电池项目逐步投产运营,双主业运营将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主营业务有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公司储能项目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昆工科技回复称,公司已获取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的应用订单,同时在新型应用场景方面,与数据中心服务商云之端网络(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达成7800万元的IDC大数据中心储能电芯供货合同,共同探索和推动IDC大数据中心领域的储能业务拓展。在电源侧及电网侧应用方面,公司与中大型能源企业取得一定沟通联系,已获取与龙源电力集团子公司等企业的战略合作机会。综上,公司目前在建设的陆良产业园(一期)项目及宁夏储能项目(一期)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