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得力数据底座,让智能制造更得心应手

来源:东方网    2024-06-17 13:42
来源: 东方网
2024-06-17 13: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发展进程,国家连续颁布一系列重要文件,旨在加大信息化和智能化投入,引导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跨越。

创建于1981年的得力集团是全球化文创科技产业集团,旗下涵盖得力办公、得力文具、安格耐特、纽赛、得力工具等独立子品牌,产品线覆盖办公与学生文具、办公设备、办公耗材、办公纸品等二十四大门类。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科研攻坚和多产业布局,得力集团奠定了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产品及服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长期积累的制造业经验,以及对科技强国的响应,得力集团携手华为已经迈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一大步。

面对物联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得力集团需要通过协同制造提升敏捷决策,以个性化定制加快数字化生产,并借助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得力集团希望通过筑牢核心数据存储底座,满足多方面的发展需求:

管理效率升级需求:随着智能工厂、万物互联的快速发展,以及实时数据采集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数据是生产过程高效性和质量的关键,如果数据分散、信息孤岛等问题得不到解决,缺乏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就会导致管理效率下降,影响生产流程的优化和决策的迅速响应。因此,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数据分散和信息孤岛等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信息系统升级需求: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兴起,得力集团需要升级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以应对新的业务场景和数据处理要求,从而适应新的数字化需求。然而,如何确保升级的顺利进行以及新系统能够无缝集成到现有业务中,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业务加速升级需求: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追逐最新的技术潮流,更是为了推动业务快速发展。得力集团作为制造业企业,需要借助数字化力量,统一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打造灵活的业务流程。要让数据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强大引擎,需要高效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这就需要构建稳定的存储基础。

华为三大智能数据方案

全闪存满足全场景需求

为了满足得力集团的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筑牢核心数据存储底座,华为提供了三大智能数据方案,通过统一管理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释放数据价值。通过部署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产品,保障核心系统可靠性。创新端到端的加速平台,NAS性能领先业界30%,一套存储承载多业务,全场景对接,让管理更精细、数据更安全。

• 全闪存助力提升核心ERP管理效率

华为通过ERP核心业务闪存加速解决方案,将得力集团数据库的性能准线性进行扩展,能够确保核心应用正常运行。双活解决方案保障了关键业务顺利运行,存储5秒RPO容灾,可以快速重构保护数据安全。数据库单机每分钟能处理百万个事务,能够满足各种业务需求。灵活方案可以随时扩展,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 Dorado 5500助力得力集团系统再升级

借助华为Dorado 5500有效实现了得力集团SAP、MES、TMS和PLM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性能升级、可靠性升级与扩展性升级。通过华为全闪存的助力,MES等核心系统运行速度大幅提升,月结和财报等任务处理效率显著提升。华为Dorado 5500的一体化双活功能,实现数据库和文件共享业务的同样高效运行。这一创新功能帮助得力集团降低IT系统购置成本15%,确保业务稳定运行。Dorado 5500的故障恢复功能强大,即使设备或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核心生产系统也能保持正常运行,确保数据不丢失,实现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产品还支持在线平滑扩展为两地三中心,并能够线性扩展存储系统资源,满足得力集团业务高速增长的需求。

• OceanStor Dorado助力ERP业务加速

数据显示,在华为的OceanStor替换方案帮助下,满足了得力集团每季度10%订单量增加的数据处理需求,可减少访问量加大的订单查询卡顿现象。免网关双活功能有效提升业务系统可靠性,全闪存加速提升联机交易的吞吐能力,缩短交易时间。BI类OLAP分析型平台的存储性能提升10倍,减少了运行时间 降低了超时风险。

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唯有凝聚共识,才能拨云见日;唯有洞察未来,才能赢得先机。华为全闪存方案为得力集团核心数据筑牢底座,助力其加速数字化改革,以科技创新拥抱未来。面向未来,华为将进一步携手合作伙伴拥抱新兴应用生态,全面提升数据韧性,助力客户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基础设施,加速释放数据价值,让中国“智”造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