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陆家嘴论坛6月19日拉开大幕,论坛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负责人集中发声,释放出金融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加大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政策信号。
记者获悉,证监会当日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下一步,保险资金也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创业投资等加大支持力度。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将于近期出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还将研究放宽非银金融机构的外方股东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各类业务试点。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如何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是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热议的话题。
“科技金融”位于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首。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资本市场大有可为。谈及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证监会主席吴清称,此次改革将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吴清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经营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与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证监会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险业也将加快健全涵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体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机制,更好发挥集成电路共保体作用。加大保险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创业投资等支持力度。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需要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护航。在阐述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立场时,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在货币政策的总量上,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金融市场利率下行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还指出,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央行也在研究中国未来货币政策框架。他说,未来还可以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本次论坛也传递出金融对外开放不止步的信号,多项重要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在会上发布。
李云泽透露,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将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此外,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还将研究放宽非银金融机构的外方股东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各类业务试点,支持在华外资机构深耕中国、稳健经营。
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外汇局正在修订相关资金管理规定,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资金管理,支持壮大耐心资本。同时,支持境内机构开展跨境投资,近期已向53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额度合计22.7亿美元,着力满足居民境外投资合理需求。
“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李云泽表示,上海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后,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更多金融开放举措在上海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当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宣布正式启动,将为区域内经济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支持,维护全球和区域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的工作,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深入地理解成员的观点,并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海设立区域中心,有助于其加强与亚太地区经济体的交流、研究与合作,更好地支持亚太区域的经济体。对中国而言,这也将推动中国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与协调。
(记者 向家莹 桑彤 陈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