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六高铁,是贵州首条时速250公里的城际铁路。用“清风时时送爽,草木四季含春”来描述“中国凉都”六盘水恰如其分。安六高铁的开通,让“凉都”插上经济腾飞的翅膀,飞过地域屏障,飞入发展“快车道”;绘制了一张“行在画卷中,满目黔地秀”的高铁“山河图”;奏响了一曲“山外客走进来,山里物跑出去”的乡村振兴“最强音”。
安六高铁,打通了“相安相爱”的“连心路”。 曾经,提到六盘水,人们的印象往往是“路远迢迢”“坎坷不平”“荒郊野外”等词语。如今,每年夏季,“凉都”游客蜂拥而至。空间距离的缩短让人们心灵的距离也变得近了起来。安六高铁打通了“相亲相爱”的“连心路”,将六盘水到贵阳的时间从3.5小时缩短至一个半小时以内,标志着贵阳、安顺、六盘水三地进入“一小时生活圈”。让六盘水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山外客”走了进来,让不同的文化相互交织,让各地不同的民族“相安相爱”。
安六高铁,架起了“六通四达”的“兴盛桥”。 安六高铁在打通了“暖心路”的同时,还架起了贵阳、六盘水、安顺三地“六通四达”的“兴盛桥”,为融入“一带一路”创造了新机会、为六盘水招商引资带来了新契机、为六盘水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引擎”。“在没有开通高铁之前,每年的订货会上,外地经销商都会反映六盘水太远,交通成本太高。”六盘水市农投公司副总经理张卓说道。“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安六高铁的开通,盘活了当地农特色产品资源,让“凉都三宝”猕猴桃、刺梨、春茶等特色农产品通过这座“兴盛桥”走了出去,为六盘水乡村振兴打入“强心剂”。
高速、便捷、舒适的高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不仅是人们相互往来的交通工具,更是各个区域经济互相连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它不仅为六盘水市的城市梦想和发展蓝图注入了“血液”和“氧分”,更为贵州的发展带来动力和活力。(周俊伟 龙书丞 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