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于4月26日落下帷幕,在闭幕式红毯上看到一个年轻的亚洲面孔。他就是来自中国的青年导演冉吟啸。年仅22岁的他,是全场最年轻的嘉宾之一,身着黑色西装,意气风发,引得各方媒体纷纷将摄像机对准他。
据悉,冉吟啸导演携新作《大雾朦胧》入围了本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并进行了世界首映。影片讲述二十世纪初,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背景下两个男孩的故事。以小主人公的身影折射出当年的百万移民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该片还入围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入围第十届“朝霞奖”大学生影像盛典, 提名“光影随行”全国大学生视听作品展,“最佳女演员”等海内外十余个奖项。
而此次入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也大有来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历史第二悠久的国际电影节(仅次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同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原本是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而冉吟啸导演作为活跃在本届电影节上最年轻的身影之一,无疑是华语电影的骄傲,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和电影人看到了这部出自中国青年导演之手的影片。
贾樟柯凭借《三峡好人》一举夺得世界的掌声和关注,对于冉吟啸导演为何想到要创作一部有关三峡的影片,他是这样说的。 “在创作故事之初,我也非常苦恼。我很难凭空编撰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我一般从两个方面去“借”,一个是我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另一个就是社会的现实事件。我无意中看到一则关于三峡移民时隔数十年后回到自己家乡流泪痛哭的新闻,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时代的进程中,那一点点细如尘埃般的变革,都可能让千千万万的人受到巨大的印象。而这里又有我童年的记忆,我小时候生活在三峡移民的安置房,妈妈和外公外婆总给我讲述那段埋藏在水底的往事。那里曾是外公外婆生活的全部,是妈妈的童年。河水来临,外公外婆妈妈艰难地搬运着大小包裹,抵达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影片的创作风格上冉吟啸导演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我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影像风格,在创作上能够愈发果断坚定。对于百花齐放的电影表现手法,我也一直困惑和迷茫。每一个我都觉得都可以学习和使用,而我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随着不断学习和研究的深入,我发现我的故事和我脑中不断闪过浮现的画面,都是扎根于现实的。我总是联想出那种镜头冗长带来的“静静的美”,那种自然的光影流动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奇妙”空间,那种可以让我们与“眼眸灵动”的演员打破第四面墙的对话。没有浮夸的表演和控制力极强的视听节奏。而这种形式究竟是什么?我凭借着这种情感,查阅了大量学术论文和影像资料,最终聚焦在“诗意现实主义”上。”
冉吟啸出生于2001年中国重庆,青年电影、编剧、制片人,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毕业,目前是一名高校的任教老师。在执导长片《愿江海一直向上流》后成功入围了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之后得到?泛关注,并受到《环球时报》、《美联社》、《南华早报》等专访。与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者宁才导演合作,导演了影片《逆光》。与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田壮壮合作,担任制片完成了获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文化润疆短片创作季五强的《阿利亚的吉尔巴拉》摄制工作。在担任制片的影片《再见,在梦中》中入围德国汉堡国际短片电影节、《从今往后》入围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曾创办机构“Flying House国际电影教育”,指导高中和本科的学生考取海外电影院校,帮助世界范围内的青年创作者完成影片创作到世界知名的电影节参赛。17岁拍电影的他曾是中国最年轻的电影导演之一,现在也成了一名活跃在电影教学一线最年轻的高校教师。
在惊叹于这个中国青年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之时,也为他对于电影一丝不苟的执着所打动。希望冉吟啸导演可以在电影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为华语电影带来更多的精彩!
本届电影节共吸引50多个国家的200余部影片参加。在金砖国家电影节框架下,来自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埃及等国的数十部影片参赛、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