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回收创新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锂绿同行”团队研究出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新体系

来源:东方网    2024-07-03 10:44
来源: 东方网
2024-07-03 10: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一支学生团队“锂绿同行”在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行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污染小、流程短、效率高的优势为我国锂电池正极回收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研究团队由14名学生组成,具有详细的分管任务与职务规划,横跨多个学科领域,在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张宝峰等老师的指导下,历时一年设计出基于电化学技术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体系。团队负责人刘祖定同学介绍:“当下全球范围内常见的锂电池回收方案,均具有流程长,污染大,效率低等弊端,并且不完全的回收和复杂的工艺已落后于时代,但是我们所研究的回收体系使用了电化学回收工艺,使得简流程、无污染、高效率回收锂电池的愿望成为现实。”

为确保本工艺具有普适性,该项目团队选择以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两种市面上最常见的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皆得到了精纯的碳酸锂与其余正极回收物。

并且团队开创性的采用电化学工艺流程,突破了市面上最高98%的锂电池回收率,避免了酸碱试剂的排放污染。同时,相较于其他探索阶段的电化学回收法,团队开发了梯次电解液耗材,利用中间产物次氯酸根等,将固体粉碎、粉末涂抹的流程优化,简流程,降成本,增效率。

“锂绿同行”在电化学正极回收一体机的研发过程中,通过克服技术难题、进行技术验证和合作实验操作等方式,成功实现了电化学正极的高效、低耗、零污、高质量回收。这一成果不仅为锂绿同行项目落实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经济效益,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设备支撑和国内市场电池回收的积极发展。

团队指导老师张宝峰老师和马亚楠老师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锂电池回收行业的深入发展,未来锂电池回收行业将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加入其中,提升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的整体水平,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该项目团队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体系技术有效减少了60%电池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向低碳、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在减轻环境压力的同时,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技术将不断进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