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生态环境局:加强深度治理,赋“绿”新质生产力

来源:东方网    2024-07-12 13:12
来源: 东方网
2024-07-12 13: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关系。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靶向施策推进治污减排。 严格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年度制定治污减排目标,重点围绕废水、废气排放,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十八条硬措施”,优化落实“四大结构”三年实施方案,顺利完成大运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源头治理和清单管控,所有工业企业入河排污口均纳入“一口一策”管理并完成规范化整治。十四五以来,已实现氮氧化减排物284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88吨;今年,将完成氮氧化物减排约69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约49吨,预计可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废气总量减排任务。通过靶向施策、深度治理实现总量减排后,全区环境容量得到更加高效利用,为促进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奖补激励促进转型升级。 针对区内涉污企业众多的历史问题,坚持政策引导、奖补激励,从源头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十四五以来,积极帮助指导远景包装等8家企业实施污染治理项目10个。全面落实重污染天气绩效评级制度,分类分级差别化实施各项政策,鼓励引导企业主动开展重污染天气绩效升级。2021年以来,共有10家企业进行绩效升级,其中B级企业2家、C级企业9家,还有两家企业正在争创A级。

是坚持结果导向,政企协同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查问题与抓帮扶同时发力,坚决避免环保问题“一刀切”,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最好结果。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现场专项帮扶6轮次、专题培训5次,帮助企业解决环保问题300余个,切实推动企业环保管理能力及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安州区将持续加快科技创新,实现科技防污,增强工业企业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用好总量储备、管理、使用等配套措施,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有效激发企业主体治污减排的能动性,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高效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低碳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撰稿:谢竞宇

供稿单位:绵阳市安州生态环境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