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草柳编艺术焕发新生机——匠人匠心展现东方美学

来源:东方网    2024-07-22 10:55
来源: 东方网
2024-07-22 10: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翠艺坊团队前往襄阳市程河镇开展为期一天的下乡调研活动,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团队前往程河柳编工作室 张婷婷 摄

“翠艺坊”团队从村口到程河柳编工作室大约还有三四公里,队员们一致决定步行前往。

团队与朱德安老师签订合同 张婷婷 摄

高菽阳,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强调了非遗传统文化在祖国建设的方面的作用,并表述将与程河镇紧密合作,随后,团队与朱德安老师达成协议,并且签订了翠艺坊顾问证明与合作意向书。

团队在展览区参观学习 张婷婷 摄

到了展览区,队员们各自进行参观学习。我们了解到柳编编织的六中手法,分别是:平编、立编、径编、木编、拧编、定编。柳编这一古老的手工编织艺术,包括其材料、编织方法、历史和价值等方面。柳编以柳条为材料,通过不同的编织方法可以制作出各种工艺品和日常用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朱德安老师教柳条编织 张婷婷 摄

在朱德安老师的精心教导下,队员学习基础柳编的编法。在编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和细致,这些品质是古代工匠们所必须具备的。通过亲手编织柳条,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方式,仿佛跨越了时空的障碍,与他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这种体验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传统文化,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和关注手工艺术的发展。

团队与朱德安老师合照 张婷婷 摄

在朱德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不仅对草柳编的历史渊源、技艺传承有了清晰的了解,更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了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无尽可能。朱德安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示范动作,都充满了对草柳编的热爱和对传承的执着,这些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草柳编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象征。通过朱德安老师的讲解,我们更加明白,保护和传承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