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河海大学“逐绿前行,沃水生金”乡村振兴促进团深探盱眙县稻虾综合种养

来源:东方网    2024-07-23 11:52
来源: 东方网
2024-07-23 11: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河海大学“逐绿前行,沃水生金”乡村振兴促进团赋能青春、实地科考,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青年之名考察特色产业,深入盱眙稻虾腹地,通过农户访谈、企业寻访、政府对接等途径,追寻“特色”带动“共富”之路,立于农业一线,展绘青春色彩。

1.助推稻虾创新,夯实振兴根基

7月17日至19日,河海大学“逐绿前行,沃水生金”乡村振兴促进团一行6人,来到稻虾综合种养模范发展的盱眙,开展一系列以农促兴、农兴互助实践。

实践团拜访盱眙县农业农村局

7月17日上午,在指导老师刘欣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前往盱眙县农业农村局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主要围绕盱眙县乡村振兴情况展开调查。实践团队重点探访了稻虾综合种养的相关政策,并学习了盱眙县在小龙虾养殖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与当地农业部门的深入交流,团队了解到,自2016年起,政府便大力推行稻虾综合种养的中央政策,并在其有力支持下,逐年稳步扩大盱眙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达到77.5万亩。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践团同盱眙县龙虾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交流

17日下午,为进行实地参观和调研,实践团队前往了盱眙县黄花塘镇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负责人家中。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针对稻虾综合种养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尽提问,具体包括稻虾综合种养的起始时间、具体模式、稻田和小龙虾池的管理以及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等。此次调研不仅让团队对稻虾综合种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基层农民在实践中的智慧和创新。

实践团同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负责人交流(左)

实践团成员研究稻虾田中杂草(右)

7月18日上午,实践团队继续深入盱眙县稻虾基层,积极参观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细致学习基地在稻虾综合种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养殖模式、饲料肥料的投放方式和频率、水质管理、销售渠道等。同时,团队成员还与基地负责人进行详细交流,观摩了基地与江苏省水产研究所联合培育的丰硕成果——新型品种克氏原螯虾“盱眙1号”。

实践团成员同基地负责人交流(左)

实践团参观江苏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右)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淮安市盱眙县叶湖农业(虾稻综合种养)生产全程数字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在河海大学校友李学成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重点考察了基地内的一体化气象站、水质检测系统、智能阀门、智能增氧泵、智能投饵系统、龙虾自动分拣机、植保无人机以及物联网管理平台等智能设备。在此之后,实践团队前往黄花塘镇时家集村党群服务中心,调研村落农户稻虾综合种养情况和政府政策落实情况,通过与时家集村原书记刘书记的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了稻虾综合种养于基层农户间的发展状况。

实践团成员同基地负责人交流

实践团成员同时家集村原书记合影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断了解盱眙当地稻虾综合种养实地情况,摸清农户最关心、最实际、最急迫的问题,在深悟红色精神、坚守“非粮化”准则的条件下,助推稻虾模式创新,为盱眙跨过种养面积门槛、农户实现种养成果升级贡献青春力量。

2.开拓三产途径,提升稻虾产能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队继续调研盱眙县的稻虾产业发展,并首先参观了盱眙龙虾博物馆,了解了盱眙龙虾的历史、产业链条、科技支持和创新引领等先进成果,并为盱眙龙虾留下祝福寄语。作为大名鼎鼎的“龙虾之都”,盱眙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强化龙虾品牌推广、壮大龙虾产业链条,开展稻虾产业“二次创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振兴。

实践团参观江苏盱眙龙虾博物馆(左)

实践团成员为盱眙龙虾寄语(右)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盱眙龙虾创业学院,深入探究其运作模式、电商加盟、主播培训等内容,认识到授人以“虾” 的重要性。之后,团队参观了全球龙虾交易中心,与交易中心负责人开展详细交流,学习其市场调控和运营机制,挖掘现有稻虾产业痛点,并共同探讨这一集成交流平台的未来发展前景。

实践团成员同学院负责人交流(左) 学院主播培训考核(右)

实践团成员同学院负责人合影

实践团成员同交易中心负责人交流(左)  

实践团参观龙虾交易中心(右)

聚焦品牌效能引领提升经济效益、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市场集成促集共需扩大,上述新型模式的建成是盱眙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砥柱,也是稻虾综合种养助推乡村振兴的牢固根基。

3.升级二产加工,稻虾再创辉煌

7月19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红胖胖龙虾产业集团,了解其悠久的背景历史,并参观了其智能生产车间与各式各样的产品。目前,红胖胖集团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盱眙龙虾产业的领军企业。随后,团队前往江苏於氏集团加工基地,实地考察了其智能生产车间,了解现代化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并记录了现有的龙虾加工流程。参观过程中,通过和集团负责人的交流,团队成员意识到“人才引领机制”逐日升级的重要性,并明确了目前盱眙稻虾产业链现状,为日后稻虾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振兴进言献策。

实践团参观红胖胖集团(左)

实践团参观於氏龙虾加工厂(右)

逐绿前行,沃水生金;绿色生态,水田振兴。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对盱眙龙虾产业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他们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团队成员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实践团队:河海大学“逐绿前行,沃水生金”乡村振兴促进团

图:米奥博、金晨暄、葛安然

文:金晨暄、葛安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