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助力中东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4-07-23 13:22
来源: 东方网
2024-07-23 13: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是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年,也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进入中东市场、建设阿拉伯国家的第20年。

作为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央建筑企业之一,中国电建在中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承包了中东区域内最大的电站及海水淡化EPC;承建多项工程,赢得了诸多全球之最,包括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储能电量高达1300兆瓦时的红海新城基础设施项目、全球最大石油气化电站——吉赞3850兆瓦燃机联合循环电站、全球最大燃油电站——延布三期3300兆瓦燃油电站、全球最大海水淡化项目——日产水90万立方米的阿布扎比塔维勒海水淡化项目等。

沙漠中的“人工肾脏” 解决水资源短缺

中东和北非地区沙漠多、降水少,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传统的淡水资源管理通过限制用水、改善水质等办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淡水利用率,但工作繁琐且见效慢。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水淡化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从源头上满足淡水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国家,沙特阿拉伯70%以上的饮用水都来自海水淡化。当地的拉比格三期海水淡化工程采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以日产水量60万吨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远超国际每天20-40万吨的主流产水量,为区域内240万居民供水,成为沙漠中的“人工肾脏”。

沙特拉比格三期海水淡化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电建总承包建设,是中资企业首次进入中东大型海水淡化EPC总承包市场的标志,也是首个由中资企业领导法国、西班牙传统顶尖水务企业的联合体项目。

迄今为止,中国电建累计在国际市场中标海水淡化项目10个,全部采用反渗透技术,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EPC总承包商。

“中国智慧”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在实现海水淡化的过程中,中国电建还开创性地将海水淡化技术与新能源结合,通过光伏取代部分传统电力供应,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塔维勒海水淡化项目、朱拜勒3A和朱拜勒3B海水淡化项目中,中国电建分别采取“海水淡化+光伏”和“海水淡化+光伏+储水”模式,减少了传统电力消费,顺应绿色发展大趋势。

自2004年进入中东市场以来,中国电建一直致力于新能源领域发展,承建了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新能源项目,服务地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目前中国电建正在沙特阿拉伯建设实施的红海新城项目,将打造一座“新能源城市”,涉及光伏、储能、电网、海水淡化、供水管网、废水处理等诸多模块,其储能项目储电量高达1300兆瓦时,是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在推进当地产业转型、创新经济发展驱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进阶之路 积极作为应对新挑战

作为最早出海中东的“一带一路”领军企业,中国电建如今已经在中东20个国家全面开展业务,惠及阿拉伯人民约4.15亿人,成为中东市场规模最大的工程承包商。通过中国技术和产品,为关系中东阿拉伯国家国计民生的电力、水资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东地区的20年中,中国电建积极作为应对新挑战,以开放的心态融入当地,实现自我成长与当地发展的共赢。中国电建在中东地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企业积极响应改革开放号召,不断“走出去”的缩影,也是中国企业高质量参与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通过全产业链一体化来推动中东多元化发展的成功实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