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四季热播中,周大生邀你观看青海国宝的前世今生

来源:东方网    2024-07-23 09:21
来源: 东方网
2024-07-23 09: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地处三江之源,曾有二十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融汇聚,留下了灿若星河的珍贵古物。由周大生冠名的《国家宝藏》第四季走进青海省博物馆,001号讲解员携手国宝守护人许亚军、肖顺尧、郭俊辰共同讲述人身鱼尾金饰片、条纹彩陶靴的前世今生,带领观众一睹青海古物“风采”。

 如果将多个动物的不同部位进行组合,这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奇特形象?我们可能难以想象,但是古人不仅想了,还做了出来。本期节目中,许亚军饰演墓主人老可汗,为我们揭开了这种奇特形象的来源。在青海省都兰县的热水河两岸,一座被当地人称为“九层妖塔”的古墓出土了一件“半人半鱼半马半鸟”的饰品,形象罕见。它有个很别致的名字,叫做人身鱼尾金饰片。这个金饰片是各种动物最厉害的部位的组合,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承载着古人守护安全的美好愿望。

 观音像自古以来就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在青海瞿昙寺中的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像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在本期节目中,由肖顺尧饰演的孟继带领观众一同走进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像的前世传奇。

 这尊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像是由永乐皇帝朱棣赐建,从它的外观来看,造像通体鎏金,铸造工艺精湛,金色纯正亮丽,造型生动华美。莲座前沿刻“大明永乐年施”汉、藏、梵三种文字款识。这尊造像上的永乐款是从左至右书写的,与自右至左的书写格式不同,迎合和顺应了藏族人民藏文读写习惯,这个细节反映出永乐皇帝对当地民俗的尊重。此外,它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精致成熟的工艺水平上,更体现在汉藏交融的造型特征上。

 这座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菩萨像也成为了周大生“自在明心”产品的设计灵感来源。观音赤足立于莲座上,身略侧扭,头戴五叶宝冠,发髻高束,大圆耳珰,神情温婉慈祥,胸前垂饰项链璎珞,双手各牵莲花长茎,左手施说法印,右手施与愿印,腿部着双层长裙,有轻柔的织物波动感。挂坠再现观音立像神韵,抽拉结构外为莲花金筒,寓意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时尚是一个轮回,早在3000多年前,河湟先民就已经穿上“雪地靴”了。本期节目中,国宝守护人郭俊辰为观众带来了这款千年前流行的单品。从其外观来看,三千多年前的条纹彩陶靴形似现在的雪地靴,它有着美拉德的配色、简约大方的彩绘条纹,整体低调又奢华。这只靴子尺寸迷你,高11.4厘米,底长14.3厘米,跟宽4.6厘米,是一件极其精致的彩陶手办,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成熟的靴子造型。

 《国家宝藏》作为历史古物守护者、文化传承的接力者、时代使命的担当者,带领观众与遥远的过去对话,洞察隐藏在古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以更好地指引当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周大生珠宝与《国家宝藏》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