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园周边道路上学与放学时段交通拥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从机制建设、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四方面入手,着力破解校园安全监管难题,确保校园及周边秩序持续平安稳定。
关键词: 派出所 交通管理 校园安全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城市交通管理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校园周边更是早晚高峰的堵点。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强化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浅作剖析。
一、导致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的原因
(一)设计规划机制不健全 。 政府规划部门在学校选址和校园出入口设置方面缺乏区域地块整体前瞻性,表现在部分学校地块,校址周边停车设施预留不足。
(二)监管履职不到位。 教育部门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措施落实不到位,交警等部门的联动欠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部分学校受道路资源的限制,校园周边的停车设施无法增设。而一些新建学校,将外来车辆排除在校门外,致使校园内部通道或者停车设施无法有效利用。
( 四)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家长缺乏道路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接送学生车辆在校园周边道路违停,路口乱调头等违法行为频发。
二、校园周边交通管理对策
(一)完善“一校一策”,科学部署警力。 针对辖区交通堵点、时间节点和校园周边通行状况,派出所按照“一校一策,一预案一勤务”制定交通管理方案。辖区派出所警力提前介入,对各中小学校上放学、家长接送方式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科学部署警力,通过定点、定人、定责,加强“护学岗”制度落实,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畅通。
(二)疏导整治并重,净化道路环境。 采取流动巡逻+固定执勤的勤务方式,做好校园周边路口、路段、重点时段的交通管理工作,以校园门口附近接送学生家长集中的路段、时段为整治重点,结合学校周边道路车流量、师生出行时间规律,调整勤务,加大对超速、超员、闯红灯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 )强化安全教育,丰富宣传形式。 积极与各级新闻媒体沟通,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师生及家长拒绝乘坐违法违规车辆上下学,开展各类交通安全主题活动,定期督导和教育校车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三、筑牢校园安全屏障思考
(一)以“三项机制”为牵引,加固校园安全“管理长板”。 一是建立警校“联系机制”。与校方共同研究校园安全重点工作,及时掌握校园周边情况,优化工作措施,做到抓早抓小。二是建强快速“反应机制”。督促学校落实校园安保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工作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组织学校保安员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三是建优环境“整治机制”。定期对校园周边宾馆等部位进行清理整治,持续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二)以“三项行动”为路径,筑牢校园安全“防控底板”。 一是开展校园隐患“排查行动”。对辖区学校开展安全大检查,滚动排查各类隐患,压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开展问题学生摸排“管理行动”。加强对“问题”学生走访教育,协助校方和家长落实管理措施。严防社会闲散人员拉拢、教唆在校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清理行动”。紧盯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问题,完善学校周边道路警示提示标志,突出抓好校车安全治理,杜绝校车带“病”上路。
(三)以“三项举措”为方向,打造校园安全“教育硬板”。 一是开展常态化“安全教育”。扎实开展“开学第一课”安全活动,增强师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开展全方位“安全讲座”。发挥派出所民警法制副校长作用,开展安全讲座,营造普法教育良好氛围。三是开展针对性“安全演练”。指导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强化师生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先期处置能力水平。(隆昌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