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警觉,共筑反诈防线 —— 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及防范指南

来源:东方网    2024-07-25 12:07
来源: 东方网
2024-07-25 12: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您好,我是‘腾讯微保’的客服,您有一款保险产品马上要到期了,下个月会扣费2500元,如果您不想续保,我来引导您退保……”你以为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必要步骤?实际上,你正在落入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之中。最近,上海、永安、遂川等地均发生了不法分子假借保险客服身份实施电信诈骗的事件,给广大民众带来巨大的财产安全隐患。

这个月,福建村民赖某接到自称是“QQ微保”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告知她已开通了QQ微保业务,如不关闭就要被扣费,并诱导赖某打开屏幕共享,欲将其邮储银行卡里的11.9万元转走。这种“取消续费诈骗”是诱骗受害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即便没有购买保险也可能钻入“圈套”。近日,江西发生通过发送含有受害者身份信息的虚假保单等手段增强可信度,从而诱导受害者“上钩”的案例,就是这种诈骗手段的新型变体。

“触发理赔诈骗”也是新型诈骗中的常见形式。多地均发生受害者被告知触发保险理赔,需要赔付或退款,随后诈骗者发送假冒APP链接或网页并引导受害者操作的事件。此外,也有不少诈骗者利用FaceTime视频通话功能诱导受害者进行屏幕共享或引导其操作,从而窃取银行账户信息。

保险产品本是民众突遇风险时的重要保障,却被狡猾的诈骗分子钻了空子,依托不断升级的骗术借保险之名窃取民众的信息和财产。面对防不胜防的电诈新招,广大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诈骗分子频繁利用微信支付服务钱包中的“百万保障”服务行骗,经了解,该产品是针对微信支付账户因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的一项安全保障服务。微信官方将按照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用户注册使用微信支付时,将自动免费开启“百万保障”服务。此保障为APP自带的安全设置,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微信钱包中的“百万保障”示意)

鉴于部分诈骗分子常伪装成“腾讯微保”客服人员,采访人员进一步联系了腾讯微保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微保自去年收到诈骗分子假冒微保客服实施诈骗的多个用户反馈后,已成立专项,打击冒充微保客服、虚假官网、虚假客服网站,也在官网和小程序内加强了相关提示。我们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对于自称“腾讯微保”客服的陌生来电,特别是涉及资金操作的,请保持高度警惕并坚决拒绝任何带有诱导倾向进行的操作;接到任何要求操作的电话或信息时,请不要着急,应冷静下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电信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原则,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上当受骗。让我们全民行动起来,共同筑起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防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