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2024年7月17日,一支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0名热心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学生组成的“潮起文化行实践团”,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现代科技的期待,启程前往广东潮州。这场夏季三下乡活动,不仅是文化的深度探索,也是传统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创新尝试。
潮州珠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流派,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在这个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应用新技术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焕发新生,是本次实践团探讨的重点。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团队寻求珠绣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新途径。
7月17日,实践团成员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潮州市百师园,这里不仅是珠绣艺术的传承地,也是传统与现代相遇的桥梁。成员们亲身体验了珠绣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每一针一线都是对千年技艺的传承和对创新的渴望。活动中,大家还近距离欣赏了珠绣大师的作品,《百鹤图》珠绣屏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其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内涵成为活动焦点。
通过亲手体验和学习,实践团不仅深入了解了珠绣技艺,还与当地艺人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AR、VR等数字技术在珠绣传承和创新中的应用。艺人们对数字技术的接受和积极学习态度,为传统艺术的新生开辟了新径。
7月21日,实践团在金品汇珠绣厂的探访中见证了珠绣手艺与科技的和谐共生,一件成品的制作,仍需要经过三道人工的反复检查,在机械化提升效率的同时,手工精髓仍得以保留并升华,为古老珠绣艺术注入新活力。
此次“潮起文化行实践团”的活动,不仅增进了公众对珠绣非遗文化的理解,也为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提供了实践案例。这是一次文化的交融和创新的努力,既是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也是对社会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随着活动的成功举行,我们相信,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珠绣这一古老艺术将展现更加璀璨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阮心美 严欣妮 王思嘉 陈俊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