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传,黄桃产业振兴路

来源: 东方网
2024-07-30 11: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井冈山,坐落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这里绿意盎然,树木葱茏。依托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和地域优势,井冈山正以全新的面貌全速推进乡村振兴。2024年7月27日,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的“红影筑梦·赋振兴”实践团队来到茅坪镇,在群山环绕中深入挖掘井冈山黄桃特色品牌背后的故事。

红色沃土孕育“甜蜜”力量

踏入茅坪镇的黄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桃树整齐排列,金黄色的黄桃挂满枝头,特制果袋包裹着,每个黄桃都饱满诱人。空气中弥漫着黄桃独有的香甜。罗霄山脉中段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井冈山黄桃甜美多汁。这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降水丰沛,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黄桃糖分的积累。而独特的酸性土壤,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更赋予了黄桃细腻多汁的口感,香气四溢,回味无穷。

井冈山市劲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建华自豪地介绍:“我们这里的黄桃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是其他地方无法种出的,这使井冈山黄桃品牌更具竞争力。”这片红色沃土孕育出的黄桃,不仅仅是美味的水果,更是井冈山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黄桃的香甜不仅来自于自然的馈赠,更来自于人们辛勤的耕耘与不懈的努力。

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井冈山黄桃的种植并非一帆风顺。天气多变、地势复杂,这些都给黄桃生长带来了挑战。雨季突如其来的暴雨影响授粉,导致落果减产;干旱天气则影响果实的成熟大小。井冈山地势崎岖,虫害频发,村民们面对这些难题并没有放弃。他们积极向专家请教,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基地管理,雇佣人手除草除虫。同时,村民们发现了一种内侧呈黑色的特制果袋,用这样的果袋包裹黄桃,可以防光照、防腐烂、防虫害,确保黄桃自然成熟,色泽诱人。通过坚持与探索,村民们不断优化种植管理,井冈山黄桃品牌不断壮大。

村民们的努力不仅是在解决眼前的困难,更是在为未来铺路。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井冈山黄桃的成功,正是源于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井冈山的村民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动人乐章。

打造品牌,创新驱动

井冈山独特的红色革命文化为黄桃销售带来了机遇。黄桃产业与红色旅游、民宿结合,吸引外来游客。游客们亲自采摘黄桃,了解其生长管理过程,推动黄桃销售,积累客源,带动了井冈山黄桃品牌的“出圈”。每年7月末到8月初,黄桃成熟售卖时节,络绎不绝的回头客前来订购。

随着网上购物与直播卖货的兴起,村民们积极投身“互联网+”的大潮,通过搭建网上销售平台,将井冈山的“甜蜜”送往全国各地。直播卖货推广黄桃产品,让全国人民了解其优势与特点。井冈山黄桃的好品质、好口碑已经打响全国。井冈山市劲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建华表示:“今年我们没有做直播宣传,线下前来购买的游客和老客户的订单已经不够卖了。”

为了保证黄桃的品质与口碑,销售商们严格选品,将有瑕疵的黄桃次果送往加工企业,制成黄桃干、黄桃罐头、黄桃果汁等副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村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为黄桃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寻找更多可能性。这些副产品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更多收入,也为井冈山黄桃品牌增添了新的亮点。井冈山黄桃的成功,离不开村民们的智慧与创新,他们通过多渠道销售,打造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政策支持,振兴未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井冈山黄桃产业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村民们的种植与销售更为便利。在黄桃种植方面,政府积极提供肥料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种植技术。通过引导、推荐客户和不断宣传,井冈山黄桃品牌为更多人所熟知。政府推荐传媒公司和大型经销商用于推广与销售,帮助村民积累客源,扩大销售范围,形成井冈山黄桃品牌规模,助力产业发展。

政府通过召开黄桃会议,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鼓励提升技术,为黄桃品质更上层楼不断努力。黄桃节的举办,为品质优良的黄桃提供了宣传的绝佳渠道。在政府的带领与帮助下,井冈山村民们对黄桃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将继续打造品牌,助力黄桃产业欣欣向荣。

传承红色基因,谱写时代新章

回望过去,这片红色土地见证了太多伟大的奇迹。翻过历史厚重的一页,井冈山人民在蓬勃发展的绿色道路上,不断用自己的双手探索出振兴之路。井冈山黄桃品牌的壮大与“出圈”,黄桃产业的创新与多元,无不在预示着,这座古老而又神圣的山脉,正叙述着新的井冈故事,书写着属于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爱国主义永恒不变,井冈山人民的奋斗故事熠熠生辉,成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宝贵财富!

井冈山,这片见证中国革命的红色土地,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黄桃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井冈山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壮丽乐章。正如这片土地上的黄桃一样,井冈山人民将继续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撰稿人:梁群 薛雨欣 宣晨骅 高子煖 张钱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