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经理,你见过替我们招标的设备吗?”西藏公司供应链管理部发来了一些项目现场的照片。
照片里,白色、灰色的云团笼罩着天空,远处苍青色的山峦和天连成一线,近处的草原上红色的“唐”标醒目。
这些照片里的风机、叶片、箱变和塔筒,还有施工现场的吊车正在动工...,是我们招标的成果,是我们保供的见证。
一直以来,北京国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拼搏在集团公司招标采购的一线,从最初编制标书的准备,到最终发出中标通知书的整个过程,包含了无数的精心准备和筹划布置。
采购之行-始于标书
一本高质量、高标准的招标文件,是采购成功的一半,招标公司加强对招标文件编制的工作。招标公司坚持“双重复核机制”,在接到编制招标文件的时候,项目经理对标书的审核流程进行复核,对于没有范本或指导意见的,复核资质、业绩、实质条款要求是否合理,管理部门的双重复核人员依据招标文件范本、指导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对招标文件进行复核,把控招标关键节点,提升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性、客观性、专业性、及时性。
生存之本-基于服务
招标公司秉承“服务是生存之本”的宗旨,在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的道路上,招标公司一直在不断攀升。项目经理们通过内部培训、定期考试、批次总结等方式,提升对法律法规、集团制度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在日常工作,当中遇到分子公司、项目单位不合规的行为时,都能够拿出法律、制度依据说服业主,并在满足规范性的前提下,针对分子公司、基层企业的问题和痛点,给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对于工期紧、保供紧急的项目,招标公司持续开通“绿色通道”,标书编制完毕、审核无误即可挂网,真正做到项目经理“24小时待命”。
发展之路-贵在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能化的评标工具,能为评标提供高效、准确、客观的有力支持。今年以来,招标公司全面使用“一键清标”工具,通过总结现有工具的使用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多次组织专项会议与电商公司和项目经理进行讨论,建立起大数据评标的功能设计、使用体验的反馈机制,为推进数智化转型提供保障。除了对于评标工具的创新,对招标范本也有了新的修编,2023年,招标公司对239本专用范本,10本基础范本进行修编,目前已全部投入上线,在老范本的基础上,新范本增加了最新的技术要求,和资格设置,提高评标办法中客观评分比例,完成4个采购品类100%客观评分设计,有效减少主观干扰因素。同时,也提高开标后自动生成技术商务对比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下一步智能评标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看似只穿梭在会场、埋头苦干于各个招标文件之间,鲜少能在项目现场亲眼目睹,但我们对每个设备特点、施工标段的重点,市场价格的拐点,都能如数家珍。作为集团公司的采购一线集体,我们在保供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本着吃苦耐劳不断攀登的原则,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标段的采购,使采购充分竞争、科学择优。在下一个保供节点上,北京国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将继续笃定前行,让荣耀再度璀璨绽放。(作者:刘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