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的探寻:艺心益意团队启程海南东方,揭秘黎族千年文化瑰宝

来源:东方网    2024-08-01 15:37
来源: 东方网
2024-08-01 15: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指引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肩负着崭新的使命。近日,一支由18名富有创造力、活力四射且积极向上的青年组成的艺心益意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上了海南东方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该团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图腾与船型屋为研究核心,深入挖掘黎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期望通过亲身感受黎族图腾纹样以及走进船型屋,思考并推动黎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图 1与吴书记在村口合影留念

艺心益意团队的成员们率先抵达了充满魅力的黎族自治村——老村。在这里,他们受到了村委书记的热情款待。老村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黎锦图腾纹样的独特韵味。在实地考察中,团队计划运用数字建模技术,在景观展示平台上精准复刻老村的文化脉络,使这传承千年的黎族文化在数字世界中绽放新的光彩。他们还探讨了如何将黎族图腾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例如在服装设计、家居装饰等方面,此外,他们还计划开发与黎族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如黎族图腾的文具、饰品等,使黎族文化能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黎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时尚魅力。

在与村委书记的深入沟通中,团队详细汇报了艺术乡建方案,其中包括历史故事墙绘设计以及运用黎族传统图腾进行公共艺术设计。他们期望通过将历史融入数字软件,实现云旅游和智能化介绍,让更多人领略到黎族文化的魅力。

图 3和吴书记参观村落

此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黎族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更加了解了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老村之旅让成员们收获颇丰,积极响应了国家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指导方针,为整个实践之旅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

随后,“艺心益意”团队前往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下辖的自然村白查村,这是一个拥有384人口、83户人家的黎族村庄。全村耕地面积206亩,其中水田38亩,旱田131亩,坡地37亩。白查村的茅草房形似一艘艘倒扣的船,村民们习惯称之为“船形屋”。在这里,团队展开了一场“了解船型屋”的精彩之旅。

图 4白查村口留念

白查村现存81间船形屋,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船形屋是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2008年该村船形屋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 5陈保伟主任助理带领我们参观船型屋历史遗迹

在肖书记以及陈主任助理的冒雨讲解下,团队成员深入领会了船型屋不同造型的深远意义。船型屋的发展和存在意义充分展现了早期人类的智慧。团队成员精心记录下船型屋的数据,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建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数字家园,让世界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一睹黎族文化的风采。

同时,他们也思考如何将船型屋的建筑理念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建筑,既保留传统文化的韵味,又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图 6与肖书记了解船型屋现状

通过此次实践,艺心益意团队不仅加深了对黎族文化的理解,更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卓越风采,为黎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活力。这是一次文化的觉醒,一次心灵的触动,更是一次时代的对话。艺心益意团队的旅程,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深情对话,是一次文化的接力传承,是一首激昂的青春赞歌。他们致力于让黎族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