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是如何将“苏州灯彩”融入到教学工作中的

来源:东方网    2024-08-02 10:19
来源: 东方网
2024-08-02 10: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苏州灯彩,亦称“苏灯”,是集绘画、剪纸、纸扎、编织及刺绣技艺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手工艺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外观,以及高雅浓厚的文化气息,独具一格,历经千年自成一派。

苏州灯彩门类齐全,造型独特,灯彩的体积有大有小,小到十几公分左右,大到三十多米不等,大型的灯彩可以放在闹市,供人参观欣赏,小型的灯彩则便于手提,成为家居装饰的佳品。

苏州灯彩大多以亭台楼阁为造型主体,灯内配上画工精致的人物、山水、花卉、鸟兽等彩色画面,展现出江南水乡独特的美术风格与民间韵味。

苏州高新区文星小学校(以下简称文星小学)的苏灯社团自2018年成立之初,便以向每一位学生传递苏州灯彩的文化背景和独特魅力为宗旨,把流传千年的苏灯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更多的教育功能。

苏灯社团,闪亮在校园的非遗传承之火

苏灯社团作为文星小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学生们既能学习到苏灯的制作方法,了解苏州文化的内涵。更让非遗传承的星星之火在文星小学的校园里不断闪耀。

经过五年的发展,苏灯社团教室已成为孩子们创造、展示才能的美妙空间,孩子们从学习并使用划线笔、钳子、剪刀、焊接机、卷线筒、批浆胶笔、烫斗、刻纸刀、蜡盘、钉书机、毛笔、笔洗、调色盆、砚台等简易的手工工具,经过打样、扎架、糊裱、绘饰等工序,最终做出了一件件形态各异,制作精美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只有认真学习、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在学校柏梦淇等老师的带领下,苏灯社团的学生在苏州市国粹文化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柏梦淇老师也屡次在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2021年,苏灯社团获得苏州市高新区“十佳艺术社团”的荣誉称号。

据文星小学校长陆彩萍表示:“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到扎实的苏灯制作知识,学校聘请了苏州灯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汪筱文老师和苏州市级苏州灯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汪丽秋两位老师指导师生们制作苏灯。通过多方努力,苏灯社团自创办以来,已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融入到STEAM的苏灯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内中小学着手将STEAM的课程理念引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相互融合的提升与真正在教学上发生改变。文星小学将中国传统文化苏州灯彩与STEAM教育理念完美融合,创新传承民族文化瑰宝,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

课程立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STEAM教育为载体,深入挖掘苏州灯彩民族文化瑰宝,将苏灯元素融入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孩子们了解到苏州灯彩的外部造型分为两个大类,有圆形、椭圆形、四方形、五角形灯、六角形灯等多边形灯的几何形态。以及动物形灯、植物形灯、人物形灯、模拟园林建筑造型的模拟形态。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生物等学科知识,还懂得了苏州灯彩的造型呈现象征性和概括性,例如喜庆龙凤灯和鲤鱼灯,龙凤灯作为一对而出现,以龙舟、凤船的造型表现这两种神兽。龙凤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有吉祥的语义。鲤鱼灯则由两条鲤鱼造型合围起来,表达鲤鱼跳龙门、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领略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STEA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融合,而将这些领域与苏灯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可以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融入到禁毒教育的苏灯课程

文星小学自开办以来就十分重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为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学校在苏灯社团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禁毒灯彩手工坊”,将毒品预防教育的元素和传统的苏州灯彩融合在一起,小小的苏灯,既承载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融合了新时代禁毒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们通过欣赏传统精致的苏灯时,继续学习和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防毒拒毒意识。

在共青团苏州市委、苏州市文明办、苏州市禁毒办启动的2022年苏州市青少年禁毒宣传和教育“青盾计划”项目中,文星小学“禁毒灯彩手工坊”成功立项!

2021年,学校被评为“苏州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文星小学校长陆彩萍被评为“苏州市毒品预防教育优秀教师”。

“青”是年轻的色彩,“盾”是保护的力量。文星小学将继续把毒品预防教育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让祖国的花朵不受诱惑、不被侵害,开启绿色健康人生。(原维斌 亓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