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市:"烟火"绽放“融合”光芒

来源:东方网    2024-08-02 15:42
来源: 东方网
2024-08-02 15: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巍巍乌蒙山,悠悠画廊情。

黔西市,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节日而闻名。其中,黔西的"火把节"不仅是当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底蕴。

韩贤普  摄

唱响“好生活·在黔西”品牌,打造黔西“融”的氛围,八月“烟火”绽放,各族人民歌舞为伴,点燃篝火的盛宴,塑造团结的底蕴,打造“融”的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每逢“火把节”的夜晚,黔西都会被绚丽的灯火和熊熊燃烧的烟火照亮。火把节,如今已成为黔西市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

今年的“火把节”,黔西“出场”方式就不一样,各行各业的人们组成不同方队,向着“火把节”主场浩浩荡荡前行,“民族团结”方队,成为了这群队伍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韩贤普 摄

在黔西市街道和广场上,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手持火把,跳起欢快的舞蹈。火把的点燃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熊熊燃烧的火光,象征着黔西各族人民红红火火。

除了祭火仪式,“火把节”还有各种民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品展示,这些都成为了彰显黔西民族文化魅力的“窗口”。

火把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民族团结的盛会。

这几天,不同民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庆祝活动,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地的人们,也都会把焦点聚集到这里。

通过这样的交流,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共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韩贤普  摄

黔西市在保护和传承“火把节”这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现代科技的融入,让“火把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通过网络平台的直播,让更多人能够远程参与到“火把节”的盛况中来,感受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黔西市的“火把节”,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

随着火把的燃烧,大家都会载歌载舞,各族人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这个时代发展,这个城市美好的未来的期望。

火把节,这个古老传统的节日,在黔西市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它不仅照亮了夜空,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更让民族团结的“火焰”在每个人的心中燃烧,共同铸就中华民族的辉煌未来。

正如著名策划家王志刚在现场说的一样,“好生活·在黔西,真正的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好生活”。“毕节的文旅示范带打造,一定会在未来展示强大的魅力。”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更加坚定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活动凝聚人心,通过活动塑造品牌。黔西市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韩贤普  摄

特别是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积极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黔西市这片热土上迸发出磅礴的强大民族力量。(郭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