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大模型时代,讯飞星火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来源:东方网    2024-08-03 11:15
来源: 东方网
2024-08-03 11: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过去几年,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构,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推动变革的关键力量。市场调研机构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预计,到2032年全球制造业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6951.6亿美元,预测期内合年增长率为37.7%。

生成式AI的发展、大模型的应用使AI技术更加贴合行业场景,并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设备运维、质量管理、销售客服、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赋能制造业。

7月28日,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山东省能源局、威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国核示范电站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第三届联盟大会)暨山东省核能未来产业集群招商推进会在山东威海举办。

在大会的联盟企业成果与案例介绍环节,科大讯飞开放平台行业创新服务部副总经理陈贤华作为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以《讯飞大模型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路径与实例》为主题,分享了讯飞星火推动制造业,尤其是核电领域智能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以及与上海核工院在数智化转型方面的落地实践案例

01

深入场景,打造核电行业大模型

当前人工智能已在千行百业落地,渗透至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将人工智能推向新的高度,许多过去无法实现或需要较高成本才能实现的应用,都已变为可能。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讯飞基于核心技术的积累,推出了讯飞星火大模型,并在国内外多个权威测试中名列前茅。近期,基于全国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训练而成的讯飞星火V4.0正式发布,全面对标GPT-4 Turbo。加速落地应用,讯飞星火已成为中国石油、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人保、奇瑞汽车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的首选。

在核电产业,基于大模型的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多模态等能力,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讯飞已与上海核工院展开了全面合作,驱动数智核电场景蝶变升级。

与其他行业不同,核电行业有其特殊性。讯飞作为新入局者,要推动核电数智化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专业性方面,核电专业的交叉学科多,专业性强,知识体系复杂;并且数据来源广、输入多模态,且异常样本数据非常稀缺;

经济性方面,对设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高;需要对供应链精准预测与管理

安全性方面,安全要求高,多维度监督;要求系统国产化,自主可控

针对以上的挑战,讯飞将星火大模型与核电行业的专业知识,打造了基于核电领域的专有行业大模型 。在核电工程预研设计、方案评审、故障诊断等关键环节发挥巨大作用,通过智能优化建议、精确方案审查、预防性维护等应用,提升核电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垂直大模型孵化的多模解决方案和智能体平台,支持高度自定义开发,通过企业内部创新,可以极大激发组织创新动力,在推动行业创新方面具备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02

数字员工“上岗”核工院 多场景助推数智化转型

专有行业大模型之外,讯飞与上海核工院合作已将大模型落地应用在多场景,推动核电的数智化转型。

上线基于核电行业大模型的数字员工“智汇星” ,可以处理繁琐工作流程和一些重复劳动;上线智能会议系统 ,基于讯飞星火,可以实现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待办事项等功能,无缝衔接会前、会中、会后全流程,让办公会议更加高效;上线智能AI展示中台, 能够帮助员工实现专业知识的智能问答、周报编写等多项辅助应用,应对办公环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优化员工的办公体验。

同时,促成了我国核能领域首个大模型智能审查系统的成功应用 。未来,该系统将在智能审查与安全性评估、故障诊断与预测、优化运行与管理以及辅助设计与模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提升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而推动核电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在今年5月上海举办的中国品牌日活动上,作为“国和一号”的“金牌代言人”,加载有讯飞星火的“国小和”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和回应用户的语言输入,实现了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智能化升级,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3

持续探索,构建全产业链工具平台

从规划、建设到运营,面对核电领域不同阶段的业务场景,讯飞还在不断探索,并持续输出着更多的创新型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方面 ,讯飞声纹质检技术利用边云融合的方式,能够自动识别管路和关键阀门设备中的缺陷,并及时发出告警。设备运维助手凭借其智能交互、多模态数据处理以及持续自主学习和改进的能力,将运维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进一步提升了运维检测的效率。工业内窥镜通过3D建模技术精准呈现设备内部图像,有效识别各类缺陷并指导后续的检修工作。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实时、多维度监测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发出预警,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提升运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方面 ,大模型智能问数系统简化了数据获取的流程,大幅提升了台区经理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语音识别技术与专属大模型的应用,系统能够对操作员的语音指令与实际操作进行精准校对,有效减少了误操作的发生。智能报账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财务审核效率。原本每单需要5分钟的审核时间,如今已缩短至秒级。

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方面 ,通过利用大模型分析历史采购数据,可以在预算申报阶段实现更为科学和精确的成本预测。同时,将全流程业务数据导入系统,并结合大模型的文本理解与逻辑推理能力,不仅能够进行项目履约情况诊断和风险预警,从而有效预判项目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潜在损失,还能实现流程的全程数字化,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可学习、可持续优化。

提升员工幸福感方面 ,大模型技术提供了专业的知识检索功能,帮助员工对大量的文章和专业报告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专业摘要内容,辅助办公写作。此外,将大模型与数字人技术相结合,可以打造企业专有的数字员工,提升面试官和应聘者的体验,实现安全培训、业务指导等多方面的立体评价体系。

“我们将致力于为‘国和一号’产业联盟建设一个安全、高效、协同且充满创新的全产业链工具平台,旨在提供一系列智能化的通用基础设施以及针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多样化解决方案,以促进整个产业联盟的数智化升级,确保覆盖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和优化。”陈贤华在分享最后表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