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至8月1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会上对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荣获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突出集体,武侯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罗瑞雪荣获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突出个人。
武侯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静作为突出集体代表,围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经验做法作了交流发言。
精耕“高精尖”专业审判,夯实司法服务硬支撑
高标准锻造专业队伍。先后获评全省、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多名干警获评省、市先进个人。12篇调研成果在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西部法治论坛等学术竞赛中获奖,1名干警获评成都市法学研究先进个人。精心审打造司法精品。健全“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类型化案件要素式快审”机制,将数字法院建设融入审判全流程,知产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从2022年的78.8天压缩至57.3天。
链动“三个一”协同保护,共建知产保护大格局
司法服务“一条龙”,牵头成立首家跨行政区域“诸葛知力·基层法治指导员”一站式司法服务平台,聘请粉丝量千万以上的知名法律网络博主为“诸葛知力”观察员,指导员团队发放“法官联络卡”150余份,就地提供普法宣传、调解培训、风控咨询等服务20余次,覆盖企业300余家。能动指导“一张网”,受邀参与2023体育赛事版权发展与保护研讨会,为体育赛事产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服务保障大运会顺利举行。跨域联动“一盘棋”,承办“2022川渝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敲响全省知产案件跨行政区域管辖案件审判“第一槌”。与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协同保护合作协议,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理点,开展案件互助、特邀调解、技术调查等多维度、全链条合作。
深化“三聚焦”纠纷治理,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
聚焦纠纷高效化解。牵头成立全省首家基层版权e法保护服务中心,打造“多维服务+多元调解+多方保护”的版权司法服务体系,组织调解版权纠纷800余件。联合成都市服务贸易协会、成都市自媒体协会,探索对小微企业涉知产纠纷“公益免费调解”模式。聚焦新业态发展需求。就剧本杀这一新型文化业态的运营发展发布综合司法建议,为新型产业的规范发展提供指引。聚焦辖区重点领域。立足版权纠纷的发展趋势和KTV企业知产保护的突出需求,促推成都市娱乐行业协会与中国音集协开展著作权许可集中协商、签约,“变违法使用为合法使用”,为全国首创。今年以来,武侯区版权使用许可协议覆盖面提升至66%,受理涉KTV企业版权纠纷案件同比下降48.8%。
下一步,武侯法院将始终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精审判、强保护、优治理,不断锤炼精进知识产权专业审判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为护航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赋能,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