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夏日的艳阳,来到广西钦州。如今,这个城市有了一个响亮的工程——“平陆运河”。沿着工程路线,河道拓宽,两边茶树、百香果树、荔枝树、樟树夹岸而立,生机勃勃。
7月23日——29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药品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来到钦州,围绕“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主题,探寻平陆运河建设为周边产业发展带来的全新机遇,了解农业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体验柑普制作 感悟工匠精神
“欢迎同学们参观,来感受下我们钦州特色的茶文化。”在社交媒体上,劳育创兴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刘佩瑶联系到浦北县的天香柑普茶厂,没想很快收到热情邀请。
在生晒的小青柑
来到茶厂后,16位实践同学们观摩学习柑普茶的制作工艺,亲身参与进柑普茶选果、洗果、开盖、打洞挖果、洗壳、晒干、填茶、杀青、干燥包装等全过程的生产工序。“没想到小小一颗青桔普洱,每一步都有这么严格的要求,这正是高品质茶的质量保障。”2022级谢羽彤表示,自己动手做出的茶,茶叶香气与柑皮的清新融合在一起,口感非常棒。这既是对传统制茶工艺的一次深入学习和体验,更是对劳动精神和匠心精神的传承与致敬。
实践团成员观摩学习柑普茶的生晒过程
实践团成员动手挖果成果展示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茶厂负责人陈国添表示,好的企业、好的产品都要有工匠精神融入其中,高质量的产品客户购买放心、饮用安心,这正是一个品牌能生存的根本。陈国添寄望同学们毕业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扎根农村、反哺农村,为钦州乃至广西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合影留念
走访校友产业 体验创业历程
“百香果不是一直酸酸的吗,怎么可能这样甜?”在广西钦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前来实践的同学们惊讶于“钦果9号”的口感。
钦赐农业科技负责人苏美鉴,1996年毕业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是同学们的“前辈”校友。毕业后,苏美鉴创立了公司,并潜心开始了对百香果新品种的研发选育。2020年,随着“钦果9号”的选育成功,钦南百香果“一炮走红”,成为了钦南区的知名土特产。2021年6月,“钦果9号”申请了农作物新品种保护,2024年4月12更是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授权。
“钦果9号”展示
据苏美鉴介绍,相比较传统百香果,“钦果9号”单果重80~150克,凭借香气馥郁、口感甜蜜、鲜嫩多汁身受消费者的青睐。在种植方面,这一品种耐高温、抗病害力较强,亩产更是能达到1000~1500公斤,最高记录可达2500公斤。
实践团成员跟随观摩学习百香果种植方式
实践团成员跟随观摩学习百香果种植方式
在交流中,苏美鉴分享了创业中经历的挫折和困难,以及自己坚定投身农业事业的信念,不屈不挠,最终实现阶段目标,收获阶段成就的经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的创业精神、了解农业发展规律、将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好结合,在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的同时,成就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合影留念
接下来,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同学们将继续沿着既定路线,探索平陆运河沿线的农业产业,并见证运河建设为广西更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全新机遇,从中寻找到未来方向,为今后走向社会做足准备。
文:刘佩瑶,杨欢。图:陈昀晶,谢羽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