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把中医服务的重点对象更多地放在新进城的群众特别是彝族群众,更要发挥我院彝族同事们的作用,更好地与彝族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更好地体现中医为民的服务理念。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健康小讲堂”正在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讲座,这是该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开展的活动之一。
近年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在深入推进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中,以新院区的管理使用为契机,全面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的创建工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按照“235”的思路,在民族团结与医疗服务的相融共进上狠下功夫,扎实推进中医事业繁荣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小凉山彝区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的路子。
依托两个平台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就是要实现促进民族团结与医疗服务相融共进,推动干部职工团结进步、中医医院和谐共荣、中医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满意的目标。
民族团结与医疗服务相融共进的载体是什么?就是“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两个月的集中宣传体验活动,使创建工作与医疗系统的重大业务活动和全县的民族团结进步重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避免创建工作与医院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发生。
“中医药文化服务月”在每年的六月或者七月,是医疗系统的重大活动。该院重点宣传中医文化,开展中医服务工作,措施是中医“五进”,即“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目的是使广大彝汉群众通过中医文化普及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享受中医服务体验民族团结进步的成果。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在每年的十月,是该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大活动。该院重点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措施是“三学三讲”,即“学理论、学历史、学文化,讲变化、讲成果、讲发展”,目的是通过感受民族团结进步,激发医院发展和业务提升的智慧。
医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宋新阳表示:“有了两个活动月为载体,创建活动就有了抓手。通过两个月的集中宣传体验,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深入干部职工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干部职工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创同步推进
医院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二级甲等医院的创建和
该院自1986年成立以来,硬件基础薄弱制约着医院的提档升级。2023年整体迁建到新院区后,医院面积扩大到40余亩,编制床位150张,业务综合楼、行政医技楼、食堂、预防保健等建筑达到8栋,办公用房、业务用房、辅助用房等共三百余间,在职职工180余人,具备了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条件。通过二甲创建,全方位提升医院的软件水准和硬件设施,大幅提升
创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副院长王峰表示:“三创同步各有侧重,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创建,更好地团结干部职工,凝聚发展信心和力量,增添了二甲和
固化五大活动
如何避免创建工作成为“一阵风”?该院决定将每年的“学雷锋”、护士节、端午节、彝历新年等五大活动,作为每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主打活动,实现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
“学雷锋”活动主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医院组建“佳依”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群众中体验民族团结进步。护士节集中
展示医院护士的良好风采,集中表扬优秀护士和科室,通过先进的典型示范,带动干部职工奋勇前进。
端午节主要开展“彝动书吧”读好书活动,结合开展包粽子等传统习俗,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医护人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彝历新年主要学习优秀彝族文化,推动小凉山彝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彝汉文化交流,推动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
“中医医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是件好事,住院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们给我们宣传过。彝汉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嘛,医生和护士们对病人很好,很关心,我的病也好得快。中医院的老师瓦几瓦的,很好。”参观完医院“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随机采访了一名刚出院的患者,他用一口彝腔表达了患者的心声。(李庆庆 李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