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党建引领奏响经济发展新乐章

来源:东方网    2024-08-07 09:37
来源: 东方网
2024-08-07 09: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青海的辽阔版图上,乌兰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丰饶的自然资源,正谱写着一曲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的华彩乐章。

从河东村通过党建强化村集体经济、促进民众富裕的坚实步伐,到赛什克村依托党建力量积极探索循环产业模式 ,红色基因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不仅连接着每一个乡村的发展之路,更激发了乡村经济无尽的活力与潜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一、党建引领,强村富民显成效

河东村,一个以党建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典范。近年来,河东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强村富民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河东村党支部坚持“提速能”理念,通过邀请专家讲课、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 同时,结合产业发展、道路建设、绿色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开展多形式的理论学习,让党员在多思多看、多想多悟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党员的理论素养,更为河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河东村党支部还定期组织党员交流座谈会,让党员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在后备干部培养上,河东村党支部也下足了功夫。通过加大后备干部的储备力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时,实施积分制管理,将党员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产业发展、防汛工作等纳入积分考核,激励党员主动作为、担当尽责。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有效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河东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党支部还为后备干部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安排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在产业发展上,河东村更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河东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餐饮行业、拉面经济、养殖业等。同时,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创业能手、养殖能手等方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此外,河东村还积极与金穗农牧工商等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吸纳本地劳动力,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这种“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河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更让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河东村还积极利用电商平台,将本地的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二、循环产业,弱村带动新探索

与河东村相比,赛什克村则走出了一条循环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乌兰县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赛什克村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捆绑式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在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上,赛什克村以粮油加工为主导产业,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延伸,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增收。同时,赛什克村还注重与周边村庄的协同发展,通过捆绑式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了确保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赛什克村还引入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赛什克村也下了不少功夫。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赛什克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此外,党支部还定期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

三、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从河东村到赛什克村,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在乌兰县方兴未艾。这些成功的经验不仅为乌兰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乌兰县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动摇,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同时,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乌兰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外,乌兰县还将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注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和区域特色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开创新局面。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乌兰县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从河东村的强村富民之路,到赛什克村的循环产业探索,乌兰县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图\文 王姚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