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明法尚知·携法熠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及“标兴地益”团队在安吉县黄杜村开展有关安吉白茶保护的调研实践活动,探寻以法律手段保护地理标志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一、入馆观园:富民之叶为何物
抵达安吉的第一个下午,实践队成员首先来到了黄杜村文化礼堂与白茶产业馆。在这里,他们聆听了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观看了当地白茶的纪录片,不仅对白茶的品种与种植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更看到了白茶产业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转型的创新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是对黄杜村最真实的写照,成员们也于此深刻感悟到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好地理标志的必要性。
在对安吉白茶产业有大致的了解后,实践队成员们登上观景平台一赏茶园风貌。成员们在感叹绝美风景的同时,更感叹于茶农们的辛勤与付出,正是在他们的汗水与智慧的浇灌下,贫瘠的山地才得以焕发新生。
二、采访宣讲:法律手段如何用
临近傍晚,实践队分头行动。
访谈组前往当地村委会,对主理人进行了相关的采访。成员们对安吉白茶的销售渠道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安吉白茶现有的保护措施进行相关的咨询。此外,成员们还从主理人口中了解到安吉白茶商标侵权的具体情形,并对此针对性地提出“公益诉讼”的建议为地理标志的发展保驾护航。
宣讲组则选取了三个标志性位置,进行了宣讲视频的拍摄。内容不仅涵盖了溯源安吉白茶的历史,介绍其功效价值以及其于浙江乃至中国的非凡意义,更对安吉白茶蓬勃发展背后的原因展开了深入思考,向公众展现了多领域、多技术、多措施共同保障的显著成效。
三、观摩交谈:法规政策护白茶
第二天早上,实践队成员来到当地的一家茶厂,观摩了白茶的生产流程,也品尝了回味香醇的茉莉安吉白,体味到了安吉白茶的魅力。在与茶商王经理的交谈中,成员们对安吉白茶的品种划分、销售渠道与情况等有了多方面的了解,并对打击假冒伪劣白茶产品等问题进行深入探寻,同时提出了《安吉白茶防伪标贴管理办法》相关法律的可行性建议。
四、心系民生:普法维权助振兴
在对当地村民与茶商所面临的情况进行梳理后,实践队成员们开展了安吉白茶地理标志普法实践活动,向百姓普及相关维权法律知识,并对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施以援助。村民们纷纷表示在此次活动中得到了巨大收获,为他们今后的发展与维权之路起到了弥足珍贵的作用。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每一片土地的地理标志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瑰宝,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法治也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更是乡村振兴路上所不可或缺的稳定器。我们坚信,在法治的引领下,各类地理标志必将得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保护,作为青年的我们也必将永不止歇地奋斗于这一伟大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