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智慧教育:深耕课堂,用好教学创新“加速器”

来源:东方网    2024-08-07 10:36
来源: 东方网
2024-08-07 10: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抓手,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引领,梯次有序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驶入发展快车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技术如何赋能课堂教学创新?在安徽的学校,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融入,成为每个老师的AI教学助理、每个孩子的AI学习助手。

“星火”加持,每一间教室都有“智能助教”

在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数学学科组长江厚庭的课堂上,教室的大屏正在对他刚才拍摄的数学试卷照片进行分析,并将每一道题目切片呈现出来,使之能对每道题进行重点讲解。

这是一节试卷讲评课。以往,江老师可能需要把题目在黑板上板书出来,遇到几何题目还需要借助尺子在黑板上画图讲解,费时又费力,而现在,教室的大屏就能对试卷做到一键分析展示。

目前,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42个班级均安装了这样的大屏,它搭载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讯飞星火大模型,集多模态理解与推荐、全自然交互等核心功能于一体,是新一代数字教学大屏。

英语老师汪飞飞说,这块大屏里面的“星火智录”功能颇具实用性,在他上课的同时,利用系统可以无感知地对整节课堂进行录制,包括声音、文字、屏幕和板书;录制结束后,它会对课堂内容分析生成图文并茂的课堂纪要、课堂脉络思维导图等,可以帮助自己对教学进行回顾,也可以帮助学生精准复习相关内容。

最早的教室里只有一张几块木板拼在一起的黑板,教室黑板演变,至今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正在为课堂的教与学体验打开了另一扇窗,附中的老师们觉得,似乎每个教室里都有了一个“智能助教”,课堂教学省时、省心了不少。

技术“开挂”,打造“智”动聚焦的高效课堂

“同学们,来仔细看这一组实验过程,和你们所想的结果是否一致呢?”这是在芜湖市第二中学的一节化学课上,与以往的教学环境不同,师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老师利用智慧课堂平台,直观展示了实验过程。

“以往讲课时,因为缺乏互动工具,难以调动课堂氛围。有了智慧课堂,学生可以直接在电子课本上圈画重点,开展各种互动活动。可以说,智慧课堂的加入,让学生实现了课堂专注度和学习效率的双提升。”数学老师阮蕾表示。

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面,政治老师陈春辉深刻感受到了智慧课堂的“魔力”。“个别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分神,但是智慧课堂应用起来以后,抢答、随机选人等功能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全程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很多学生,以前不爱讲话,现在课上回答问题都积极了。”

此外,通过平板布置随堂测评等学习任务,还可以即时查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性进行辅导。“以前上课,只能凭着经验来进行侧重,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情我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方式更加深化、细化。”校长毛红表示。2022年,芜湖市落地智慧芜湖教育工程“人工智能+教育”因材施教创新示范项目,助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芜湖二中一马当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随“机”应变,完善有“据”可依的教学闭环

“三新”背景下,学校如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在蚌埠第二中学,“从备课、授课、作业布置,到试卷批改、错题订正,都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介入,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都可以被记录到智慧教育系统中。”化学老师翁云介绍说。

近年来,蚌埠二中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整合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通过推送微课学习材料和作业,进行即时测评和反馈,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图,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智慧发展。

课前,教师们制作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按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作业平台中的作业。教师在线上及时批改,对学生易错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从中提取化学探究实验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深知识点的讲解。

课堂上,学生们要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上共享结果。采用数字化实验的方法,实时监测所需要的数据并分析实验数据进行交流总结,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实现知识的升华。

一堂课结束后,系统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推送练习题,以强化知识的迁移应用。数据平台可以根据既定程序智能筛选出反馈信息,教师则通过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法与讲解重点,来达到优化教学方法的目的。

生“机”蓬勃,课后作业你争我赶融学于趣

“前不久,平板电脑教学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台平板,老师也有,他是司令,管控着我们17个士兵。”在绩溪县“永远跟党走 奋斗新征程”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中,宣城市绩溪县临溪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参赛学生正在娓娓而谈。

“智豆就是奖励,同学们下课后就争分夺秒地在平板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背古诗啊、背单词啊,智豆就源源不断地进来。有些同学竟然在短短的三天之内收获了300颗智豆。”

自从他们所在的班级开始应用智慧课堂,语文老师胡远红常常会把资料设置成“闯关”模式,推送给学生课后练习,于是学生们每次完成课后作业都像是在参加有趣的益智游戏,利用平板找到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乐此不疲地闯关、干“智豆”,在一次次的背书、打卡、朗读、听写中,课堂重点得到巩固,知识广度被逐渐拓宽,真正做到了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这是宣城市绩溪县临溪中学小学课后学习中常见的场景,也是这所学校教育数字化升级道路上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起,随着宣城市智慧学校达标提升项目的开展落实,临溪中心小学引进了智慧课堂等信息化系统,智慧教育也已拓展到了课堂内外的方方面面,给学校的教学生态带来了全新变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