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 煤矸石绿色充填项目取得新进展

来源: 东方网
2024-08-08 09: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宣布,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矸石井下充填项目正式开工。”陕西投资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郑波下达项目开工令。

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吴爱祥院士,榆林市政府党组成员丁晓明、神木市委常委、副市长孟向平出席并分别致辞。陕西能源总工程师王水利,榆林市能源局、榆林市科学技术局、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神木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及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苟科学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凉水井矿业公司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项目总承包单位和项目监理单位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与会主要领导共同为项目开工剪彩并培土奠基。

“凉水井煤矿井下矸石注浆充填项目的启动,不仅是我们在煤矿充填技术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在绿色开采、固碳封存和生态环保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王双明院士在致辞中讲到。

“矸石充填项目首次将防堵管、免洗管、充填固碳等一系列国际领先技术应用到大型矸石注浆充填系统中,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矸石问题,还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为矿山充填技术在‘双碳’目标上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吴爱祥院士说。

榆林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将固废综合利用纳入全市“五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大宗固废利用基地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煤矸石充填项目9个,总规模近1000万吨/年,有效推动全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凉水井矿业公司矸石井下充填项目作为一项重点环保工程,将成为新时期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为榆林乃至全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树立典范。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煤矸石综合利用新样板,为推动煤炭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榆林贡献更大力量。”榆林市政府党组成员丁晓明指出。

要实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就是要集中力量在绿色发展技术难题上进行攻关,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凉水井矿业公司严格落实环保政策要求,坚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本次矸石井下充填项目设计处理能力为160万吨/年,采用“邻位+高位”相结合的充填模式,按照“一体化设计、分阶段建设”思路,一期将建成160万吨/年规模的厂房建筑、管网、安防及智控系统,并安装投运不小于80万吨/年的煤矸石处置系统装备。通过将煤矸石多级破碎,智能调配最优级配矸石粉料,精确配给疏干水和胶凝材料,制成高质量浓度的浆体,由充填工业泵和管道输送至井下采空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1.13亿元,总工期400天,计划2025年7月底前建成。”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负责人说。

从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到低碳绿色发展上先试先行、持续探索,如今绿色发展已融入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中,围绕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布局创新链,用创新链驱动产业链、用产业链实现价值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释放新动能。(胡龙  杜佳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