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壮大口岸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4-08-09 16:51
来源: 东方网
2024-08-09 16: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龙州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有序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产业梯度转移,着力推进高水平开放,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口岸通关能力,优化贸易产业结构,提升外贸进出口规模,全面提高口岸、互市点发展承载力,加速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国际大口岸。

图为粤桂协作引进企业—广西禧实食品有限公司入驻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产业园(彭国相 摄)

龙州县与越南5个乡镇接壤,中越边境线龙州段长184千米,境内有自治区级边境经济合作区——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水口双边性口岸和科甲通道(原二类口岸),以及水口、科甲、那花、布局4个边民贸易互市区(点)。

龙州县持续扩大开放合作,谋划创建龙州综合保税区,深入开展跨境园区、跨境贸易、跨境金融、跨境物流等合作,推动保税加工产业从无到有,全力推进口岸建设提档升级。目前,水口二桥监管货场项目基本完成,力争水口口岸扩大开放于年内通过国家验收,争取布局互市点恢复常态化通关。

龙州县加快推进水口口岸通关“两降一提”,优化完善各项口岸通关流程,降低通关成本、降低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推动口岸和互市区(点)通关量和货值最大化。水口口岸扩大开放二桥通道后,货物进出口通关能力将由当前200柜/天提升到1500柜/天,大幅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据统计,今年1—6月,水口口岸(互市区)通关车辆1.62万辆次,同比增长26.86%,其中重车0.72万辆次,同比增长27.78%,日均通关重车58辆次,日通关重车最高达到144车。

龙州县围绕东盟特色产品做大做强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大力推进“百企入边”,进一步培育壮大落地加工产业,打造以农副产品、水果等为核心的边境加工集聚区,加大腰果落地加工,力争建成年产值达10亿元的腰果集散地。同时,结合龙州本地铝产业的发展,将水口打造为广西再生铝原材料工业集散基地、再生铝资源型制造业加工基地。

此外,龙州县持续深化“海运+陆运”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制定出台《龙州县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管理制度(试行)》,加强对边民互市贸易商品进口及落地加工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优先保障落地加工原材料通关,全力保障落地企业原料供应合法合规、充足稳定,稳步推动海运方式进口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使落地加工原料来源向第三国(柬埔寨)拓展。今年上半年,水口边贸扶贫产业园共有企业22家,其中落地加工企业18家,新增上规入统企业3家,互市落地加工企业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33.33%。(黄宸玥  黄星雄 盘蒙思)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