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纯净水回归背后的深意:让消费者更多选择

来源: 东方网
2024-08-14 0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夏天,农夫山泉纯净水在历经24载之后,悄然重返市场舞台。自2000年起,公司战略转型,全力聚焦天然水领域,不仅引领了中国饮用水行业向“天然、健康”方向迈进,更让这一理念深深烙印于品牌之上。如今,农夫山泉再次涉足纯净水领域,这一看似“转变航道”的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好奇与探讨。

8月10日晚,央视财经频道的《对话》节目特邀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先生,直面公众的关注与疑问。在访谈中,钟睒睒先生坦诚地分享了农夫山泉纯净水重归市场的幕后故事,以及他个人在水产品理念上的深刻思考与调整,为这一行业动态提供了权威而真诚地解答。

回顾农夫山泉的发展历程,从1996年钟睒睒在新安江大坝旁萌生创办水厂的念头,到2000年转型生产天然水并引领中国饮用水行业进入天然水消费时代,再到如今纯净水重新上市,每一步都充满了战略考量和市场洞察。钟睒睒在节目中提到自己曾经通过学习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认识到天然水相较于纯净水在健康方面的优势,并因此决定停止生产农夫山泉纯净水。

而面对主持人关于为何在承诺不做纯净水24年后又改变主意的提问,钟睒睒坦诚地表示,这一决定源于近期网络谣言的“反向刺激”。特别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语被质疑欺骗了消费者二十年,让他深刻反思并意识到,自己最大的错误在于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他表示:“我把选择权还给大家”,这一表态不仅是对消费者诉求的积极回应,也是对企业发展理念的重新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纯净水已经回归市场,但钟睒睒对天然水更健康的信念并未动摇。他明确表示:“我仍然告诉大家,你如果喜欢有点甜的味道就喝这个(绿瓶纯净水),但如果你想追求健康就喝这个(红瓶天然水)。”农夫山泉坚持“水源地建厂、水源地生产”的原则,对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控与管理。截至2023年底,农夫山泉已在包括已投入运营及建设中的15大水源地,铺设了总长近300公里的43条输水管道,以确保农夫山泉天然水从源头到终端的纯净与高品质。

此外,访谈还谈到了流量与争议。作为一个“自带流量”的人,钟睒睒认为,流量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和管理。他强调,当流量被赋予商业性时,就必须有法律来约束和管理,以确保其从恶向善的发展。对于农夫山泉而言,频繁的争议和巨大的流量虽然带来了挑战,但也为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市场机会。钟睒睒表示,他将继续坚守产品理念与市场策略,同时深化与消费者的交流互动,澄清误解,稳固并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农夫山泉纯净水回归的背后,是“双轨并行”的市场战略,既保留了红瓶天然水以满足追求健康的消费者需求,又推出了绿瓶纯净水以满足喜欢传统口感或特定场景下的消费者需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农夫山泉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更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尊重与回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