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艺术学院硕博“智惠乡村”服务团前往湿地之都——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生态兴村”为抓手,探索水韵泗洪的振兴密码。
图为团队成员在洪泽湖湿地景区入口处合影
湿地如画,洪泽湖公园研生态
泗洪县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 ,生态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坐落于此的洪泽湖湿地公园,无疑是一颗闪耀的生态明珠。为揭秘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泗洪路径,服务团来到洪泽湖湿地公园展开调研。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步入景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荷塘。缘路而行,片片盛放的睡莲、凌霄花、百日菊、月见草目不暇接,白鹭、白眼潜鸭三三两两嬉游水中,服务团成员纷纷举起相机,将这原生态的美景摄进镜头。经与园区管理人员交流得知,洪泽湖湿地公园享有“鸟类天堂”美誉,园区里的越冬水鸟达80余种,如此优越的湿地环境使得不少“旅鸟变候鸟”“候鸟变留鸟”。
“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这里的生态变迁,不如去看看洪泽湖湿地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服务团来到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洪泽湖湿地博物馆。依次走过“生态家园”“湿地变迁”“水生动物”“湿地生态”场馆,服务团了解到洪泽湖历史800余年,经历了胚胎期、扩张期、衰老期和新生期的漫长演变。而“新生”,离不开“两山”理论的坚强支撑,也离不开每一个生态人的默默坚守。于是返程途中,看到花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除草工,不辞酷暑与辛劳,守护每一方美丽,团队成员纷纷加入除草队伍,挥起镰刀为生态保护尽一份青年之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洪泽湖湿地博物馆内参观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在景区内帮助工作人员美化景区环境
富美临淮,胜利社区话振兴
昔日水上漂,如今集体“上岸”。“生态搬迁”于临淮镇胜利社区而言具有重大意义。跟随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元梦的脚步,实践团成员来到村史馆,聆听了胜利社区的“前世今生”。透过一张张真实的图片,实践团成员看到了渔民们昔日水上船居生活的闭塞和不便,也看到了如今岸上生活风生水起的蓬勃与幸福。“要想真正让渔民们上岸,首先就要解决好再就业问题。”刘元梦说道,“我们社区充分重视再就业问题,结合实际通盘规划,一方面邀请养殖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作志愿者开展农技知识讲座,提升渔民技能;一方抓住新媒体东风,打造农文旅新业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打造渔家风情小镇IP,以文旅促增收。”
图为社区书记在村史馆内为团队成员介绍社区发展历史
了解罢村史,服务团成员在刘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胜利家园小区的特色民宿。据介绍,该小区的民宿项目涵盖渔家民宿、亲子风、怀旧风等14套,已上架多个旅游平台线上推广,为村集体年增收三十余万元。走进“渔父乐”民俗体验区,实践团成员看到民宿干净明亮,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复古色调的装潢碰撞时髦的家居用品,别有一番风味。“没想到特色民宿的环境这么好,满满的氛围感,真是太令人惊喜啦!”团队成员吕晨惊叹道。“是啊。”听到大家的肯定,刘元梦书记满脸的自豪道,“目前“民宿+”依托水上运动中心、洪泽湖湿地公园、渔家美食文化等项目,已经成为了胜利社区首屈一指的富民产业啦。”
智惠助农,志愿宣讲砺担当
乡村振兴,志愿有我。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乡村文化供给,切实服务群众需求,服务团成员于胜利社区开展“大手拉小手,保护好环境”志愿宣讲活动。团队成员王栩辉为社区“小居民们”科普了环境保护的法规和知识,并且生动有趣的故事帮助孩子们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宣讲结束,紧张的有奖问答环节又牵动着孩子们心,环保题目刚放出来,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在活跃的氛围里,环境保护的种子也在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宣讲结束,孩子们拿起彩笔,用图画,用文字,在明信片上绘写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心意。
此外,为提高居民生活安全意识,实践团成员又走进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发放“网络安全”“消防安全”宣传页,普及反诈防诈知识,讲解夏季火灾隐患,以青年之实际行动筑牢乡村振兴的安全防线。(艺术学院硕博“智惠乡村”服务团 刘畅 童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