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智团队赴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启动青少年积极心理学研讨会课题

来源:东方网    2024-08-18 16:51
来源: 东方网
2024-08-18 16: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9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甲所举行。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彭凯平、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清华大学智能幸福实验室副主任童松、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教授吴胜涛、江西兴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艾江生出席并致辞。会议由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新华主持。

本次研讨会的核心议题是“青少年积极心理发展”。彭凯平分享了清华大学及其团队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他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至关重要性,以及积极心理学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彭凯平提到,面对学业和社交等多重压力,青少年如何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来塑造健康、乐观的心态,是本次研讨的关键所在。他表示,希望能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携手,共同推进积极心理学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应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艾江生分享了兴智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显著成果。他表示,通过与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合作,兴智教育已经成功帮助了众多青少年缓解了心理压力,提升了积极心态。他希望将这些经验形成理论和方法,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域,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他对于积极心理学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应用充满热情和信心,并热切期待接下来与彭凯平教授团队的合作。

随后,张鹏、童松、魏心妮、吴胜涛分别围绕“全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AI时代的人机协同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积极认知、健康成长—成长思维的心理研究及教育启示”等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

在接下来的深入研讨中,与会者们就青少年积极心理发展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大家形成了广泛的共识,积极心理学在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融合,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心理支持。

在会议的尾声,彭凯平对本次研讨会的丰富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工作方向。他强调,清华大学将继续利用其心理学学科的领先优势,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积极心理学在青少年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他热情呼吁在座的每一位同仁共同努力奋斗,使青少年积极教育工作更加扎实有效,从而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