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奋斗过的2亿人,何以感动全国

来源: 东方网
2024-08-19 16: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如果是46年前,在北京说起东莞,可能没有多少人知晓。

而今不同了。一部音乐剧《东莞东》,把东莞故事讲到北京。

8月15日-16日,音乐剧《东莞东》北京巡演,在祖国首都讲述一座城、2亿人的拼搏历程,引起无数人共鸣,一时间感动全国。

北京观众在现场互动留影

拾起时光的碎片,拼出一座城市成长的模样。

细数岁月的年轮,窥见2亿人的青春和热爱。

从默默无闻的南粤小城,到闻名遐迩的“双万”城市,这部剧不仅讲述了2亿人的青春、一座城的蝶变、一个梦的延续,更展现了东莞向祖国、向人民、向时代交出的奋斗答卷。

《东莞东》演出现场人流密集

若要把46年改革开放历程,浓缩成一个字,可以是“漂”。

有“北漂”。一批又一批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人,在北京住地下室、打临时工,发出“死也要死在北京”的豪壮誓言。

有“莞漂”。多年来,超过2亿人在东莞工作过、建设过、奋斗过。他们挥洒青春热血,渴望“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当“北漂”遇见“莞漂”,或许地域殊异、经历不同,但无不浸透着拼搏奋斗的时代精神。

《东莞东》演出现场

打工妹邬霞在诗歌《吊带裙》里,温柔诉说:林荫道上/轻抚一种安静的爱情……而我要下班了/我要洗一洗汗湿的厂服……吊带裙它将被运出车间/在某个下午或者晚上/等待唯一的你/陌生的姑娘/我爱你。

对生活的怅惘,对爱情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东莞懂这2亿人,它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抚慰每一个漂泊的心灵。

音乐剧《东莞东》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在经济领域微观层面上的作用和价值,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情感的共情共鸣共进,应是推动“人—产—城—文”工业文明演进的关键要素。

东莞是奋斗之城,也是圆梦热土。有的人从保安干起,一步步熟悉技术和市场,化身企业掌舵人;有的人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熬过无数次失败,终于将品牌做到全球顶尖;还有人带着在东莞学到的经验技术,返回家乡,引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珠江口风云激荡,上演着一幕幕“草根英雄传”。

《东莞东》演出现场

个体的奋斗,可以改变家庭生活;而2亿人的群体奋斗,则能塑造一座城市的品格。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里,将华为的企业精神精准概括为“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在东莞,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东莞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33.4岁,是全国最年轻城市之一。这些年轻人接续奋斗,让东莞以只占全国0.03%的土地,创造了全国0.9%的生产总值。年轻人肯加班、能吃苦、有拼劲,续写着精神上的《东莞东》。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此深有同感。他说:“在东莞能感受到一种‘渴望’。东莞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很积极地寻找未来的可能性,这体现出东莞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再造的基因。不仅在物质层面,人文基因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东莞市领导与“2亿分之一”代表合影

在东莞,我们还看见城市对奋斗者的尊重和礼遇。就在《东莞东》北京开演前,“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北京站活动举行,东莞市领导与“2亿分之一”的代表亲切会谈。对他们的辛勤付出,东莞时刻铭记、永远感恩。

“今天被邀请参加‘寻找2亿分之一’活动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东莞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曾经在东莞工作过的人。”受邀代表屈化民曾担任散裂中子源总工程师,一直到装置验收达到国家要求后,才回到北京。如今,在北京的他仍然非常关心中国散裂中子源,只要中国散裂中子源有需求,他都会赶回东莞开展工作。

多年来,东莞用真诚换人心。把“外来工”改称“新莞人”,创新外来工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设立“企业家日”“工程师日”……让千万人口和城市共生共荣。

若干年后,大家会笑着谈起:当年在东莞加过的班、吹过的牛、追过的姑娘、做过的梦。

青春永在,奋斗不朽!

将时光指针拨到1979年,有个年轻人从北京来到东莞。他就是后来的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他想考察改革开放在各地的实践情况。在东莞,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个房间内,政府各部门联合审批,开办企业十分高效。

早在70年代末,东莞政府已经转型成服务型政府。这个场景对张五常触动很大。基于此,他提出中国有可能走上商品经济道路的论断。

如果说北京是改革开放的策源地,东莞则是落实改革开放最积极的桥头堡、试验田。

东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46年来,东莞为全国贡献了超过100多个全国首创改革实践,被誉为“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平心而论,全国有那么多省会、经济特区,东莞“啥也不是”,改革开放的头啖汤,哪里轮得到东莞?

这就不得不提及2亿“东莞人”中的几张面孔:

他们是村干部,日夜驻守在客运口岸,第一时间将考察投资的港商“抢”到东莞;她们是女工,熬夜加班做出符合港商要求的产品,让全国首个“三来一补”企业落地东莞;他们是村民,勒紧裤腰带集资建桥,让“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传遍全国……

东莞能有今天,是抢来的、拼来的,是2亿人的青春换来的。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在东莞调研时表示:“东莞要看到时代的密码,把过去的荣光转变为新的发展,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潮。”

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在东莞集聚

如今,在东莞各个领域,改革如春风化雨、热烈激荡:科技体制改革,赋予科学家“用打酱油的钱买醋”的自由,得到中国高温超导奠基人赵忠贤院士的点赞;招商营商改革,让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产业龙头在东莞聚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层管理改革,释放乡村振兴的活力,诞生了东莞首个百亿元村。

曾经在东莞工作过、奋斗过的人回到这里,无不感叹:东莞这些年的变化真大!

改革永远在路上,东莞仍将“每天绽放新精彩”。

相逢北京,梦回东莞。时光婉约,情思缱绻。

许多在北京看过《东莞东》的“故人”,对青春的回忆如同开闸泄洪,一发不可收。那些铭刻在生命里的老工厂、旧时光,终于有天涌进心头,唤下两行热泪。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精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象群看完后表示,“我也是那个时代的人,看到里面人物经历的酸甜苦辣,我也想起年轻时创业的艰难。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勇气和信念,就像看到火车必定到站。”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表示,这部剧非常灵动,将东莞改革开放的故事编织成了云锦,顺着《东莞东》音乐剧的纹路感受到了质感。“音乐洗了耳朵,故事洗涤我们的心灵。”

东莞宣传栏吸引北京老人驻足

《东莞东》北京巡演,是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憧憬;是对2亿“东莞人”的感恩,也是对光明前路的期许。

她就像一扇窗,让人们看见东莞的无限可能——

这里“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如火如荼。华为、OPPO、vivo三大手机品牌,都是“东莞造”;全国第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

这里城市有品质,人才有活力。公园数量排名全国第一,是全国“最绿”的一座城市;大科学装置和高端科研院所集聚,偶遇科学家不再是意外。

这里是年轻人心水的Trendy City(潮流之都)。全国篮球城市、中国潮玩之都、博物馆之城、音乐剧之都、书香东莞等文化名片熠熠闪光;全球动漫衍生品的四分之一、中国近85%的潮玩产自东莞;东莞还是全国“夜间消费最活跃的十大城市”之一。

面向未来,《东莞东》发出了“是人才,进莞来”的邀请。近年来,东莞拿出真心实意与真金白银,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人才。在东莞,人才引进有补贴,素质提升有补贴,实习见习有补贴;“玉兰卡”“莞香卡”为人才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24项尊享服务;每年高规格举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入户新政大幅度放宽入户条件……东莞正成为大湾区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清华大学博士唐蒙在看完《东莞东》后说:“感受到东莞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很多清华学子都对东莞特别向往,想去东莞创新创业。”

从《东莞东》出发,在平淡日常中感受人间烟火,在车水马龙里触摸城市肌理,在昼夜拼搏中实现人生梦想。同为“2亿分之一”,你总能在东莞找到自己的舞台,绽放属于你的光彩。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未来长路漫漫,新莞人将奋斗不止,《东莞东》的精神永存!

策划:靳延明

作者:吴擒虎

摄影:龚名扬 邓浩

设计:孙沛川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