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而下乡活动则为他们提供了实现个人理想追求的重要契机。青年应当以坚定的信心、沉重的责任感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促进乡村的振兴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23年6月,我有幸通过公开招聘担任大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一职,被分配到西溪南镇政府工作,也于7月份被选聘为黄山市首批“青春引才大使”。在上级团委、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任职期间,我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通过与村中其他同志的接触、了解、学习和实践,让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运用专业所长,宣传推介家乡美丽建设,激发乡村的生命力、创造力与活力,引进青年人才和推动黄山籍青年回归,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发展,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年回到家乡,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在政府领导的决策和带领下,我发现乡镇村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和政府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打响“烟雨徽州诗意田园”文旅品牌,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由文旅融合向城旅融合迭代。在兼职期间,市团委和区团委的带领下,我首先参加了虹光村和临河村的实践走访学习党日活动。虹光村聚焦农旅融合,将自然风光、传统村落等有机融合,积极打造精品乡村游“微空间”,助推清廉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临河村因地制宜厚植“村庄微景区”理念,融入现代创意元素,凸显有机蔬菜的绿色健康和临河村专业种植特色。通过学习,她进一步了解了如何以实际行动推动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转变。其次,我还参加了市委人才办、团市委、市卫健委联合举办“青春逐梦,智汇黄山”主题沙龙。在此过程中,我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践团队交流并分享了我的实习经历与感悟,欢迎大家再次来到黄山。在与其交谈的过程中,我们都一致认为,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建设需要更多青年医护工作者参与。我们要通过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去解决实际问题,筑牢百姓健康的基石。基层建设是非常不容易的,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聆听群众的声音,为群众做实事!此外,我还协助石桥村驻村书记拍摄《了不起的乡村》视频,在拍摄过程中,通过书记的介绍以及现场走访发现石桥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的水变得很干净,废水进行了灰水和黑水的处理,文化建设在慢慢发展。在西溪南镇团委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与编导专业同学进入西溪南古村落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制作了一部短视频《新生·西溪南》,我们通过对动物、植物、人物的追踪拍摄展现西溪南古村落焕发的新生机与新活力,借助实地采访录音为农民对建设和美乡村的期盼、实现增产丰收的信心蓄势。
青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年正处在充满机遇的时代,他们拥有广阔的舞台来施展才华,无比灿烂的前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要实现从青年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转变,我不断地思考与尝试:村里需要什么?我擅长什么?我的实践能给村里带来什么?我认为作为青年,应该勇于担当、奋发勇为,主动到人民群众中去,主动到基层一线去。
数字游民公社的创始人许崧曾言:“乡村未来的一切关键还是在于人,我们一直在说更好的乡村是‘城乡差异的消失’,但我们相信这一定不应该是城乡环境差异的消失,一定不是乡村也都变成城市的模样,而是请城市继续高楼大厦玻璃幕墙,乡村则一直花红草绿果甜稻香。”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而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青年投身乡村产业等领域,而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家乡的宣传者、志愿者、奉献者,我们要更加积极投入家乡的建设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依托时下兴盛的短视频平台,为自己的家乡书写亮眼名片,打好宣传战!努力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愿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供稿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吕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