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文渊”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以画之名,绘见我心

来源:东方网    2024-08-20 16:16
来源: 东方网
2024-08-20 16: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江苏大学文学院“文渊”实践团在携手海英草志愿者中心,于2024年7月10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了“以画之名,绘见我心——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专项活动。实践团队向当地青少年讲解绘画知识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发展,共同欣赏唐代山水画和人物画,鼓励青少年和家长动手绘扇,获得了青少年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活动的第一部分可分为三个环节:“想象山水”“绘画知识介绍”“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介绍”。在第一个环节,志愿者带领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想象山水美景,由此引出中国山水绘画,该环节直接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第二个环节中,志愿者首先对国画的定义进行了解释,随后为小朋友示范毛笔的正确用法,接下来对中国话画技法形式上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在第三个环节中,志愿者首先概括了“什么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接下来介绍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发展历程,然后通过多组图片展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成果,最后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伟大意义,并为他们指出了解更多内容的渠道。

图为志愿者进行历代绘画笔法讲解。陈锡乐 供图

随着活动的深入,志愿者引领社区的小朋友们迈入了唐代山水画的幽远意境之中。此环节初始,志愿者运用巧妙的引导技巧,让小朋友们闭目遐想,遨游于心中那片虚幻而又真实的山水之间。睁开眼时,屏幕上已缓缓展开一幅幅唐代山水画的经典之作,翠峦叠嶂、溪流潺潺,画面中的每一笔仿佛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小朋友们被这份跨越时空的美深深吸引,目光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紧接着,专业志愿者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唐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从构图的高远、平远、深远,到笔墨的干湿浓淡,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讲解,让复杂的绘画技法变得易于理解。现场演示毛笔的握持与运笔,更是激发了孩子们动手尝试的热情,不少小手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勾勒那份古韵。

图为志愿者讲解山水画意象。陈锡乐 供图

活动进入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分发空白扇面和彩笔,鼓励小朋友们将刚才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当小朋友们被鼓励分享自己对画中景象的感受时,纯真的言语中透露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对古代艺术家的敬佩之情。这一系列的体验,不仅增长了他们的绘画知识,更是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热爱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

通过这次唐代山水绘画的深度赏析,江苏大学“嗣音”实践团与海英草志愿者中心成功搭建起一座桥梁,连接起了历史与现代,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生,也为赣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文化色彩。(姜苏航陈锡乐姜华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