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7月19日,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山海情”民族团结实践团再次深入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百灵社区,为少数民族学生精心策划了系列美育课堂。活动旨在以艺术为纽带,让美育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翰墨传情,以笔为媒,共筑中华民族团结桥。在毛笔字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从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讲起,对如何握笔以及如何下笔进行示范讲解,手把手教学。通过学习写毛笔字,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书法的魅力,也让他们在书写中更加坚定了传承文化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小朋友们讲授软笔书法的基本知识
巧手匠心,DIY共绘,深化中华民族团结情。创作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别出心裁地采用了“知识问答+图文展示”的形式,为孩子们现场普及了关于民族服饰色彩搭配等相关知识,引导孩子们领略中华民族的多彩魅力。在帆布包涂鸦环节中,小朋友们沉浸在创作的喜悦当中,一笔一划用心勾勒着多彩的民族服饰图案。
小朋友上台回答问题
孩子们通过参与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书法与绘画美育课,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深厚的民族团结意识。
下一步,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山海情”民族团结实践团将继续以美育课程为桥梁,激发少年艺术梦想,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共绘美育与文化交融的新画卷,书写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