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外成像技术?
红外成像技术是一项前途广阔的高新技术。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光谱红色以外,称为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微米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2.0微米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仪测量目标本身与背景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热红外线形成的红外图像。
为鼓励研究生将科研成果服务实际生产,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日,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奕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创新专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公司研发一款红外成像装置。
实践团队合影
实践活动开始,公司的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对公司进行了参观,深入了解了相关科研实验室的环境要求,实验守则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紧接着公司科研人员详细的介绍了红外成像装置的任务要求。
实践团拿到任务要求后,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之后实践团将本次任务分为三个部分:一,步进电机控制模块的设计;二,温度控制及显示模块的设计;三,显示成像的软件。经过一周研发设计,实践团完成了步进电机控制模块、温度控制及显示模块和热成像助手软件。
实践团成员开展讨论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
温度控制及显示模块
热成像助手软件
最后在科研人员的协助下,实践团将自主研发的步进电机控制模块、温度控制及显示模块与公司的二维半自动扫描平台组装在一起,之后利用热成像助手软件显示公司的红外热成像模块的成像结果。
据悉,红外热成像装置是一种利用红外技术来检测物体温度分布的设备,它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换为可见的热图像,从而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这种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军事、工业检测、医疗诊断等。
完成组装测试后,公司对组装完成的红外热成像装置给予了肯定,并对装置可能优化的性能及方向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此次探讨,实践团更深入的了解了红外成像的工作原理,了解到装置还有完善的部分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下一步,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团队将和湖南奕元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红外热成像装置的改进研发。
实践团成员组装成像装置
实践团在公司工作室合影
(秦杰 刘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