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美丽乡村艺+实践队赴雷州,以艺术赋能乡村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4-08-26 10:10
来源: 东方网
2024-08-26 10: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贯彻落实“双百行动”,更好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师生暑期前往雷州市多个乡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一至,艺术与设计学院美丽乡村艺+实践突击队在谢朝楠、张云翔、蔡喜凤老师指导下赶赴雷州市调风镇赤尾村,以“共建和美乡村,共享生态宜居”为核心理念,旨在利用专业所长为赤尾村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突击队在对赤尾村深入实地调研基础上,结合其需求与本土地域特色策划了人居环境调研与改造设计、研学路线规划、艺术墙绘、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助力和美赤尾,绿色赤尾建设。

一、 美育童心,筑梦新旅程

为培养小学生的善于发现和审美的能力,开发“我是赤尾村小小导游” 立体书制作美育课程,将村中标志性建筑、特色产业荔枝等融入课程,并科普相关知识,其中制作的荔枝卡通造型优化后将被打造成赤尾村IP。

二、 共绘 赤尾 匠心铸未来

结合产业特色与需要绘制的墙面周边环境、村民建议进行设计,挖掘本土特色文化,构建荔枝丰收场景并对村中文化体育公园的一处风景进行写生创作,与村中学生参与式共建墙绘,打造打卡点,形成乡村形象展示,为其文化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三、 产业 赋能,助力农旅发展     地方特色赋能产业发展

盘点村庄资源,以红色文化引领,乡土文化筑基,从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创新教育等方面构建情景化、体验化荔枝研学路线,助力赤尾村文农旅发展。

四、 设计赋能, 加快 绿美广东建设

以“四小园”建设为切口,对赤尾村人居环境最为密切的居民庭院和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旨在创建一个经济效益高、可复制性强、地域文化突出的可持续设计方式,并将其融入进研学路线规划中,其成果受到了村民和村干部的一致好评。

五、 探宜居 庭院, 人居环境

团队深入赤尾村, 实地走访积极开展人居环境美化宣传与调研工作,通过人居环境互动小课堂普及相关内容,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设和改造建议,提高村民参与热情。教师们结合现场场地情况不遗余力的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实地考察村民改造的庭院,汲取实践智慧。

六、 情系贫困户,关怀促奋进

为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关爱工作,团队对赤尾村内贫困家庭进行慰问,在村党支部干部的协助下展开交流,对其家庭情况、生活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让贫困家庭及个人感受社会温暖。

未来,突击队将继续密切关注乡村的发展,以青春的热情和专业所长为乡村的振兴注入活力,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同时,也期望更多的人们能够将目光投向乡村,深入了解乡村的现实情况,给予乡村发展以支持。(谢朝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