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稻穗下 鱼入稻花中 牛佛镇青年村养殖基地丰收在望!

来源:东方网    2024-08-26 13:10
来源: 东方网
2024-08-26 13: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4日,在大安区牛佛镇青年村12组的300多亩稻蛙养殖基地里,黑斑青蛙密密麻麻地蹲在稻窝下面捡食食物。金黄稻穗遮掩下,蛙声此起彼伏,捕蛙工人正辛苦忙碌。

据了解,今年对青年村的稻蛙生产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该村在抵御了前期低温多雨和后期持续高温的困难后,中稻平均亩产能达375公斤,每亩还能收获黑斑青蛙1500多公斤。

据自贡市源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前旭介绍,从2023年开始,他们在青年村租地300亩,并从四川省农科院引进先进的“稻蛙、稻鱼、稻田”立体综合养殖技术,开始在村里启用“水稻+黑斑蛙+鱼”立体种植养殖新模式。此举既节约了耕地,又发挥了耕地的综合使用效率。“稻+蛙+鱼”种植养殖基地在今年夏季收获黑斑青蛙和水稻后,冬季又将收获一季稻田养殖的生态鱼,预计亩产值超过3.2万元。而黑斑蛙养殖的成长过程中,以自然捡食稻田中的害虫作为辅食,因此该稻田不会受到害虫侵害,稻谷也因此不会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冬天收获的稻鱼也没有污染。

据悉,在牛佛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基地已修好生产作业道及泄洪、灌溉渠道,并打了几十口地下水井解决水源问题。该基地每年常用工150人以上,有效满足附近劳动力就业需求,每年实现群众务工收入15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能增加10万元左右。(兰艳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