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起太湖 梦圆天山|无锡商院“石榴籽”赴新疆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东方网    2024-08-29 11:05
来源: 东方网
2024-08-29 1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承办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祖国行’”新疆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全疆各地火热开展。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情起太湖 梦圆天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祖国行”社会实践团作为无锡市唯一入选该项活动的高职院校团队,于8月20日至28日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开展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新时代商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携手并进铸牢共同体,两校协作谱写民族情

按照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校际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合作框架协议,依托江苏省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江南饮食文化”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响应新疆高校“织梦江南·共赏天山”活动邀请,8月23日,实践团走进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情起太湖 梦圆天山”民族团结主题报告会、“同语同心 共话‘疆’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活动、“赴约天山 共赏江南”无锡非遗民俗市集、“鸿雁传情”两校青年交往交流交融优秀书信展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无锡商院旅游烹饪学院与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与旅游管理学院签订促进两地各族青年交流交往交融协议,揭牌成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天山课堂’”,通过东西协作引领两校青年学子在团结奋进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民族交融中当好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

无锡商院旅游烹饪学院与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与旅游管理学院

促进两地各族青年交流交往交融协议签约仪式

报告会反响热烈,生动展示了以“经济富疆”“教育兴疆”“文化润疆”为主线的“苏伊”民族团结繁荣的生动实践和以“吴地饮食”“太湖船菜”“钱氏家训”“四千四万精神”等为主线的无锡文化基因,共同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两校学子共同参加“情起太湖 梦圆天山”民族团结主题报告会

实践团聚焦少数民族师生,将普通话培训与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职业技能相结合,开展普通话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为新疆基层推普工作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实践团通过发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积极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赴约天山 共赏江南”为主题的无锡非遗民俗市集,展示了无锡剪纸、惠山泥人、无锡刺绣等无锡传统手工艺和无锡小笼包、酱排骨、油面筋等无锡特色美食。精美的“梅兰竹菊”果蔬雕刻、面点技艺、茶艺等江南文化特色的技能展示吸引力各族青年学生驻足鉴赏,让新疆师生亲身感受无锡的城市风情与文化魅力,增进了对无锡的了解和认同。

“赴约天山 共赏江南”无锡非遗民俗市集

走访社区共鉴大发展 体验非遗共赏新魅力

8月24日,实践团探访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之一——伊犁州奎屯市团结街街道海纳尔社区,了解全功能小区建设,调研红色物业运行模式以及创客人才培养工作。实践团成员与社区3D 打印工作室、“红石榴”直播间等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探讨 3D 打印技术应用场景与发展潜力,调研直播行业发展趋势和服务社区的作用。

探访伊犁州奎屯市团结街街道海纳尔社区

在奎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实践团队成员观看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庆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 70 周年惠民演出及“向日奎”市民活动中心汇报演出。走访团结街街道曙光里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劳动模范等代表人物,组织开展交流座谈会,倾听当地的发展故事,感受苏伊团结共进的力量。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命脉。实践团成员走访奎屯市多位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人,欣赏冬不拉、女书、新疆沙粒画等艺术展示,体验非遗制作技术,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

体验女书非遗

走进企业感悟援疆成果 追寻红色激发奋斗力量

依托旅游烹饪学院与江苏省无锡拈花湾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平台,实践团8月25日走进伊犁州那拉提镇新疆哈茵赛·拈花湾项目开展调研,深刻感悟江苏企业在新疆民族地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贡献。实践团成员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产业援疆对新疆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探索民俗小镇产品需求,结合专业特长,开展文创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设计等。

期间,实践团还参观了伊犁州独库公路博物馆、伊宁市石榴花展览馆、伊宁市食品安全示范街、喀赞其文化旅游区等红色主题景点,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一座座风格显著的建筑、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追寻新疆发展征程中的最绚丽的红色印迹。

本次实践活动横跨祖国东西,进一步推进有形有感有效地讲好新疆故事。旅游烹饪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新疆地区高校、企业的交流合作,搭建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平台,以“团”为桥,以“实践”为路,促进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携手各方,共同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撰稿: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 杨灿 赵丽 单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