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税务:“陇电”送江南 “甘浙”两头甜

来源:东方网    2024-08-30 10:10
来源: 东方网
2024-08-30 10: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陇电入浙工程)开工建设。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区输电通道国家重点工程。工程起于甘肃武威,止于浙江绍兴,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区,线路全长2370公里,总投资约353亿元。工程配套接入电源1520万千瓦,其中煤电400万千瓦,新能源1120万千瓦。工程投运后,甘肃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超过50%,每年可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陇电入浙工程是甘肃继陇电入湘、陇电入鲁工程后,第三条±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也是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浙能武威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6月,主要致力于开发建设陇电入浙特高压配套浙能武威2×1000MW支撑性煤电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8亿元,建设周期25个月,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26年6月投产发电。项目建成后年送电量约为90亿度,年销售额约28亿元,年利税约3亿元。公司刚成立时,由于财务人员还未到任,企业对涉税事项及办理流程不太清楚,通过热线电话向税务部门求助。了解情况后,武威市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主动上门,现场进行办税缴费实操辅导,重点对新办企业需要“申报哪些税种”“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怎么在电子税务局上操作”等方面进行宣传讲解。该局还实施“一企一策”定制服务,建立服务台账,跟踪记录帮办工作进展,掌握项目建设计划和进度,实时帮助企业梳理解决涉税难题。据了解,该企业仅2024年二季度就减免税费4.5万元。

“我们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运营模式复杂,面临的涉税问题非常多,好在有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项目开工后就主动上门问计问需,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政策问题和申报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辅导,还提醒我们加强财务管理,严防涉税风险。这些暖心又周到的服务举措,让我们底气更足、脚步更稳,更有信心和动力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浙能武威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包育晓说道。

武威境内太阳能、风能资源充足,是河西电网的重要支点,也是西北清洁能源向中东部地区输送的重要能源通道,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武威市积极抢抓“双碳”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的决策部署,统筹资源开发布局和优化利用,全力推动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快速发展。随着武威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武威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落实落细税惠政策,持续加大对绿色能源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做好“绿色税制”大文章,以税收担当护航绿电产业行稳致远。下一步,武威市税务部门将一如既往支持和服务新能源企业发展,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为陇电入浙项目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全力护航甘肃绿电千里送江南!(张鑫   陶玉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