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菜篮子”无小事,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我们的餐桌。最近,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部分蔬菜的价格出现了一波较为明显的涨幅。主要原因,一个是受高温、降雨等天气变化的影响,再加上七八月份本来就是蔬菜生产供应的“夏淡”季,多种原因叠加,造成了蔬菜供应不足,最终影响了菜价。那么,现在从市场、流通再到生产,各个环节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证蔬菜供应?这几天,记者在多地进行了走访调查。
江苏淮安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当地最大的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到了40万吨,覆盖周边200公里、2000万人口。从每天凌晨开始,这里就有南来北往的货车,前来中转、交易蔬菜。
江苏淮安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商魏梅:“像菠菜的话,现在批发价六块多钱一斤,香菜批发价六七块钱一斤,以前的话像香菜也就三四块钱一斤。”
据了解,菜价的波动,主要是近期蔬菜供应量不足。在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规模最大的河南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清晨五点多,商户朱会见正在组织工人搬运、装车。他刚从河北运到市场的一批大白菜,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销售了一半,十分抢手。
位于河北保定的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菜篮子”工程。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发现,前几日由于蔬菜总产量少、菜收不上来、供不应求之下,一些前来采购的商户还出现了“抢菜”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蔬菜供应不足、价格波动的现象呢?
江苏淮安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郭方晨:“一方面因为重要的蔬菜产区受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影响,导致大量的农产品采收环节出现了问题。另外流通保供体系交通不畅,导致一些重要农产品的蔬菜作物无法运送到农批市场。”
为了应对蔬菜短缺、价格波动的情况,全国多地都从销售、流通、生产等环节采取了措施,积极应对。江苏淮安宏进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多个品类的蔬菜出现了供应不足,对此他们组建了工作专班,每日进行价格监测,密切关注市场销售量价信息,同时积极与张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华北地区一些重要的蔬菜产区签订保供协议,采取源头直供模式,进一步增加外调菜的供应量。
在河南商丘,近段时间,市场里的菠菜、莴笋、大白菜、西红柿和芹菜的价格环比涨幅较大,大多数绿叶蔬菜价格较高,供货量不足。为了保证“菜篮子”供应充足,市场积极组织商户,联系全国各地蔬菜生产基地并组织货源,同时启动“一日一汇总”制度,及时动态掌握库存、交易和价格情况。
河南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副总经理刘团伟:“前段时间受雨水天气影响,蔬菜价格上涨比较厉害。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当即把我们的储备库打开,储存的蒜薹、洋葱、土豆、大蒜等集中上市,补充了短板,供应没有问题,商户到全国各地也调集了一大批新鲜蔬菜注入市场。”
河北保定首衡农副集团蔬菜区副总经理吴之军:“我们经过走访调研,发现产地的货量较往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对我们保供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我们及时成立了产地对接小组,分布到全国各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新增加了宁夏、青海等二十多个水叶菜种植基地。让本地的水叶菜免费进入市场,均合到每斤上基本上能够节省一到三毛钱的成本。”
灵活调整规定、加强产地对接的同时,首衡高碑店市场还新增300辆运输车辆,确保菜品畅通直达,最快地进入市场。同时,不少地方也加足马力提高进出货速度,缩短蔬菜在市场停留时间,同时通过加冰、减少损耗等方式,全力保障蔬菜供应。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明均:“及时补充货源,拓宽货源采购渠道,对蔬菜的生产积极地进行自救,使生产尽快恢复正常,这是我们的一个基础。”
保供稳价,农业生产是源头。通过防病虫害、补种抢种等举措,多地正在从源头想方设法扩大蔬菜供应量。山东省兰陵县和莘县都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大县,8月下旬,两地均出现了明显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局部大风。为应对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地农业部门加紧强化各级防范应对措施,确保秋季蔬菜生产的稳定与市场的有效供应。在兰陵县磨山镇的一处蔬菜基地记者看到,当地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与农户正在棚里查看茄子长势,并叮嘱菜农要做好降雨后的蔬菜管理。
8月30日,在河南漯河一家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曹明明正和工人一起给大棚幼苗期的西红柿加装遮阳网降温。曹明明种植大棚蔬菜300多亩,受7月暴雨影响,棚内辣椒未能及时采摘上市,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曹明明开始种植西红柿,预计10月中旬就能上市。同时农业部门还派出技术小分队帮助农户补种耐高温速生蔬菜,根据“一棚一策”的方案,曹明明的其他十亩大棚补种了耐高温的有机花菜。
河南漯河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颖:“蔬菜园区及时疏通棚内沟渠,清理好沟渠杂物,备好抽水设备,这样暴雨来临的时候,能够及时将积水清理出去;同时对园区内的大棚、骨架、压膜线进行全面加固,提高棚室的抗灾能力。”
随着一系列保供措施的执行,记者发现,目前蔬菜价格已经开始出现松动,涨幅收窄。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3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0.71,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33.45,均比前一日下降0.02个点。记者在北京新发地市场采访时发现,一些前期价格涨幅较大的蔬菜品类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蔬菜供应品种丰富,但大部分蔬菜不耐储藏。冬春蔬菜主产区是南方,这时采用“南菜北运”,到了夏季则是“北菜南运”,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供应机制。这种机制所带来的好处是全国各地都能在四季吃到品种丰富的蔬菜,但由于蔬菜鲜活易腐加上长距离的运输,在生产和市场的衔接当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价格波动。
陈明均:“我们按照蔬菜茬口的衔接,就是万一气候(温度)低了或者比往年高了,都有可能提前上市或者是推迟上市。比如推迟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可能在衔接上会出现一点问题(供不应求);如果提前一个星期上市或者是十天上市,原来的蔬菜还没有退市,供又大于求。”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年产蔬菜超900万吨的山东寿光近期出现强降雨,这是否影响了蔬菜的种植和供应情况?为此记者前往山东寿光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这里记者看到,由于夏天温度过高,大棚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不利于蔬菜生长,90%左右的种植户干脆选择在6—8月“休棚”,高温杀菌后,再养地准备新一茬蔬菜种植。也就是说,从总体来看,近期山东部分地区强降雨对蔬菜供应影响不大。
“休棚”的同时,山东寿光还在全国各地种菜、建设蔬菜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根据当地气候错时种植,一年四季保供新鲜蔬菜。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田蔬菜面积为1.07亿亩,同比增加147万亩,这为蔬菜稳产保供打下基础。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蔬菜总供应量每年约有8亿吨,在如此巨大的供应量之下,蔬菜价格上涨空间有限,预计9月以后会出现回落,直至恢复到正常水平。那么,在气候不可调节的情况下,如何避免来年同期再次出现菜价上涨过快的情况呢?
陈明均:“要保证市场价格稳定,首先生产端要稳定。第一个就是要保证蔬菜的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第二个蔬菜耕地要提高防灾、防涝、抗旱能力;第三要提供市场预警分析,把农产品运出去,能及时到没有受灾的地区采购,及时保证市场供应。”
民以食为天,保供给就是保民生,“菜篮子”虽小,却关乎万家灯火。我们看到,现在有的地方在积极联系生产基地组织货源,有的在增加车辆保证运输畅通,有的在防病虫害、补种抢种,再加上“北菜南运”,各地各环节都在采取措施,保证蔬菜供应。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蔬菜价格季节性上行因素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价格将从相对较高的价位上缓慢回落。我们也希望,有更多长效措施能够有效落地,保证蔬菜供应,保持价格相对稳定。